中国传统生态边疆的形成,主要受到区位(经纬度)、气候、海拔、水域、地理地貌及人为因素的制约及影响,各因素在不同地区的影响力度、影响范围在不同时期都不一样,造就了各具特点的生态边疆线。约略说来,生态边疆线形成的影响因子主要有经纬度、海拔、地形地貌、人为等,各因素往往对生态边疆线的形成及发展交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 (一)经纬度因素 经纬度往往能决定该区域的气候带(尤其是干湿带、降雨)、水域面积及其分布等自然因素,是传统生态边疆产生及形成、变迁的主要原因。经纬度位置决定了区域气候的类型,是生态区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是生态疆界线形成的主要因素。在自然因素对生态边疆线的形成及发展发挥主要的、决定性作用的时期,生态区划的界线也就是生态边疆的界线。 从温度带及干湿带决定植被分布区的视角看,理论上说,中国至少有8条粗略、平面的生态边疆线,即针叶林、荒漠植被、草原、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热带雨林之间的分界线。但由于受地理地貌、气候、纬度、海拔、生态变迁及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事实上的生态边疆分界线,远比理论上的分界线要复杂、繁芜得多。若仅以植物及其生态系统的理论分布来看,生态边疆的划分就会明晰而简单,但植被带的分布受到气温、气压、风向、降水、洋流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交互发生、相互促进,大部分地区的植被分布及其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其区域植被的边疆界线就较明晰、典型,不同植被群落及生态区域里的动物、微生物分布及其分界也因之不同。 具体说来,因纬度、气候等因素的不同,中国植被主要可分为8个区。④植被区是中国植被分区的第一级单位,各植被区的生态系统差别极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区,各生态区的交界线就是生态边疆线,各亚区之间的分界线也是一条条小型生态边疆线。植被区之下的二级单位是植被地带,⑤每个植被地带的分界线也是该地的生态边疆分界线。 只要有相似的温度、湿度及降雨,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就大致一样,生态边疆线就具有极大的相似性。1964年4~9月,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西南动物研究所组成的鸟兽考察队在云南省临沧地区进行野外调查采集发现,该地区动植物分布与气候、海拔有密切关系,其植被及其相对应的动物标本种类组成具有热带气候区特点,与西双版纳种类相同,⑥其生态边疆线也与西双版纳相应的气候及海拔地区相同。故传统生态边疆线的形成与经纬度及气候有密切关系,在气候变化频繁的地区,生物种类及生态系统也较为复杂,生态边疆线也较繁多。 森林与草类对水分的要求大不相同,干旱区植被以草原为主,极干旱的西北、蒙古高原地区只有少量的荒漠植被,其生态系统较简单,生态区域及边疆线较易区分。如黑龙江植被以常绿针叶林、兴安落叶松等寒温带针叶林为主,大兴安岭北部是东西伯利亚南部落叶针叶林,内蒙古、东北温带草原区域的植被主要是草原,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森林带等植被区域间的生态疆界线极为明显。⑦西北温带荒漠区域属温带干旱气候和极端干旱气候,生态区相对简单,温带灌木线、半灌木荒漠线,北疆温带半灌木、小乔木荒漠线等生态边疆线明显易分。青海、西藏东南部及川西、云南西北部地区是高寒草甸带、高寒草原带的集中分布区,藏西北是高寒荒漠植被的分布区,⑧其生态边疆线简单明了。 在华北、东北南部的暖温带地区,生态边疆线因常绿针叶林、夏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的生长具有季节性及区域性特点,界线也很明显。自秦岭山地到云贵高原和西藏南部山地间的亚热带地区,是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和竹林等生态区,其相应的生态边疆线就不易分辨。北回归线以南的亚热带、热带的常绿阔叶林、季雨林及雨林分布区的生态边疆线就更模糊,以北的落叶季雨林区的态边疆线相对明显,二者间的半常绿季雨林(常绿季雨林)⑨区的植被呈逐渐过渡的特点,分界线逐渐不明显,生态边疆线也呈模糊及逐渐过渡的特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