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国外史学 >

冷战下中西史家的首次接触:1955年莱顿汉学会议试探(9)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文史哲》2015年第1期 陈怀宇 参加讨论

    注释:
    ①Proceedings of the 8th Conference of the Junior Sinologues Held at Leiden:28th August-3rd September 1955.
    ②这些图像资料曾经出现在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Amherst)白牧之(Bruce Brooks)和白妙子(Teako Brooks)主持的战国研究计划(The Warring States Project)网站上,但现在该网址已经不能访问。
    ③海内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苏州大学等都有相关研究机构和学者对汉学史进行广泛研究。港台也有不少机构研究海外汉学,这里不一一列举。
    ④Joshua A.Fogel trans.,Just a Scholar:The Memoirs of Zhou Yiliang(1913-2001),Leiden:Brill,2013.
    ⑤见Frederick W.Mote,"Random Recollections of the Junior Sinologues Meeting,Leiden,Mid-September,1955," China and the Vocation of Histo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A Personal Memoir,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0,pp.185-189,该文实际写于2004年7月。傅佛果早年以出版研究内藤湖南的英文著作《政治与汉学:内藤湖南之个案研究》(Politics and Sinology:The Case of Naito Konan,1866-1934,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知名。
    ⑥周一良:《周一良集》第5卷《杂论与杂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74页。1984年,周先生在北京大学举行的翦伯赞纪念大会上回顾了翦伯赞的生平和事业,见北京大学历史系编:《翦伯赞学术纪念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4页。
    ⑦《见微知著,博通中西——王仲殊先生访谈记》,《南方文物》2007年第3期。
    ⑧竺可桢:《竺可桢日记》,《竺可桢全集》第12卷,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4页。
    ⑨王永兴先生在《悼念周一良先生》一文中提到,1948年春节过后,陈寅恪先生派他去当时清华大学历史系系主任雷海宗先生家,希望将周一良先生调入清华历史系,“果然不久,一良先生到陈寅恪先生家中说,他已调入清华历史系”。见周启锐编:《载物集:周一良先生的学术与人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10页。从王先生的回忆文字来看,似乎是陈寅恪帮助周一良先生进入清华历史系。不过,这是追忆文字,似乎是不准确的。因为周一良先生在1949年秋才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而当时雷海宗已经辞职,去西南参加土改运动。当时清华大学历史系的主任是吴晗。周先生自1947年即进入清华外文系任教,何以在两年多之后才在陈寅恪支持下进入历史系?较为可疑。
    ⑩哈佛特训班的中文教学主要由赵元任负责,而胡适、杨联陞、费孝通等人都曾应邀为特训班学生讲课,见陈怀宇:《哈佛陆军特训班与中国学家》,《文汇报》2013年12月16日“文汇学人”版。
    (11)翦伯赞:《第九次青年汉学家会议纪要》,《历史研究》1956年第12期。这份纪要写得非常生动,详细描述了当时发生的冲突,很有现场感。
    (12)周一良:《我国历史学家参加在荷兰莱登举行的青年“汉学”家年会》,《历史研究》1956年第2期。
    (13)周一良:《周一良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自序”第2-5页。
    (14)即Approaches to Teaching the Story of the Stone(Dream of the Red Chamber),eds.By Andrew Schonebaum and Tina Lu,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2012年12月。
    (15)王学典:《翦伯赞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第11-12、22页。
    (16)Edwin G.Pulleyblank,"Chinese History and World History,"初刊Sarawak Museum Journal,1956,收入其文集Essays on Tang and Pre-Tang China,Variorum Collected Studies Series,Aldershot,Hampshire,Great Britain; Burlington,Vt.:Ashgate,2001,pp.1-20.
    (17)如《纽约时报》1909年11月28日即以特别电报报道了伯希和在中亚的重大发现"Rich Find of Buddhist Lore:Paul Pelliot Brings back 30000 volumes from Chinese Turkestan."
    (18)该文实际主要讨论日本江户学者林春胜所撰《华夷变态》一书。周先生短讯中的一些汉学家名字现在已不通行,甚至有误,如康登马现在一般作“康德谟”,刘慕才应是“刘茂才”,陈景和应是“陈荆和”。2013年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史学五十年学术讨论会上,滨下武志发表文章讨论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出版的陈荆和编校《校合本大越史记全书》。
    (19)即Proceedings of the 8th Conference of the Junior Sinologues Held at Leiden:28th August-3rd September 1955.
    (20)他1959年出版了一本研究明代财政管理的书,见Heinz Friese,Das Dienstleistungs-System der Ming-Zeit(1368-1644),Mitteilungen der Gesellschaft für Natur-und Volkerkunde Ostasiens(OAG),Bd.XXXVA,Hamburg:Gesellschaft für Naturund Vlkerkunde Ostasiens e.V.; Wiesbaden:Kommissionsverlag Otto Harrassowitz etc.,1959;参看杜希德(D.D.Twitchett)的书评,载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Vol.25,No.1(February 1962),pp.185-186.
    (21)Anthony F.p.Hulsewé,"Chinese Communist Treatment of the Origins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Chinese Empire," The China Quarterly,Vol.23(September 1965),pp.78-105.
    (22)Hulsewé,"Chinese Communist Trearment of the Origins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Chinese Empire," p.102.
    (23)Erik Zürcher,The 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第三版,太史文撰写前言,2007年,第6页。周先生的更正意见吸收进了许理和的更正笔记,第471-472页。
    (24)有关其生平经历,参见其回忆录Frederick W.Mote,China and the Vocation of Histo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A Personal Memoir,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0;追忆文字见陆扬:《花前又见燕归迟——追忆牟复礼先生》,《当代》第211期,2005年,第44-51页。
    (25)周一良:《从〈陈寅恪诗集〉看陈寅恪先生》,《读书》1993年第9期,收入《周一良集》第5卷《杂论与杂记》,第222-232页。
    (26)Chao Yuen Ren,Chinese Linguist,Phonologist,Composer and Author:Oral History Transcript,interviewed by Rosemary Levenson,The Bancroft Librar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1977,pp.139-140.
    (27)从牟先生的叙述看,翦老在莱顿开会时似乎还是比较谨慎的,这与他在国内作为“燕京摄政王”的地位所体现出的霸气有很大不同。王学典先生说他坦白正直、刚烈急躁,见《翦伯赞学术思想评传》,第17-18页。
    (28)胡适纪念馆编:《论学谈诗二十年——胡适、杨联陞往来书札》,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84-285页。
    (29)James R.Ware,"Wei Shou on Buddhism," T'oung Pao 30:1-2,1933,pp.100-181;"The Wei Shu and the Sui Shu on Taoism,"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53:3,1933,pp.215-250.
    (30)这些论文很多都收入国华书局1963年出版、1964年发行的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其出版过程见徐俊:《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出版轶事》,《书品》2010年第5期。199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重印了此书,1998年又收入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周一良集》第1卷。
    (31)[美]余英时:《试述陈寅恪的史学三变》,《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台北:东大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第331-377页。
    (32)[美]费正清:《费正清对华回忆录》,陆惠勒等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91年,第453页;2013年中信出版社又刊出新译《费正清中国回忆录》。按,此书原题为Chinabound:A Fifty Year Memoir。
    (33)此书1987年由耿升译成中文,名为《五至十世纪中国佛教经济概况》,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年中译本改名为《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英译本由傅飞岚完成,加入很多作者的修订和补充,1995年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题为Buddhism in Chinese Society:An Economic History from the Fifth to the Tenth Centuries.
    (34)此处所说的翦著中国通史,或即指两卷本《中国史纲》。
    (35)[美]费正清:《费正清对华回忆录》,第453-454页。
    (36)翦老弟子张传玺先生编著的这本翦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侧重于翦老的生平和史学活动,王学典先生的评传则全面评述了翦老的史学思想。
    (37)有关白乐日的治学经历和研究取径,参见拙著《在西方发现陈寅恪:中国近代人文学的东方学与两学背景》,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70-87页;Harriet T.Zurndorfer,"Not Bound to China:étienne Balazs,Fernand Braudel and the Politics of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in Post-War France Author," Past & Present,No.185(2004),pp.189-221.
    (38)张传玺编著:《翦伯赞传》,第280-283页。
    (39)见Robert P.Newman,Owen Lattimore and the "Loss" of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
    (40)梅乐斯后来负责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协调中美对日情报工作,见其回忆录,Milton E.Miles,A Different Kind of War:The Little-Known Story of the Combined Guerrilla Forces Created in China by the U.S.Navy and the Chinese During World War II,Garden City:Doubleday,1967.
    (41)张朋园:《郭廷以、费正清、韦慕庭:台湾与美国学术交流个案初探》,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7年,第80页。
    (42)Clifford G.Edmunds,"Bureaucracy,Historiography,and Ideology in Communist China:The Case of Chien Po-tsan,1949-1958,"未正式出版;1976年埃德蒙兹将其硕士论文抽出一部分在美国亚洲学会中大西洋地区分会年会上发表,后来收入F.Gilbert Chan,Harlan W.Jencks eds.,Chinese Communist Politics:Selected Studies,Asian Research Service,1982,Chapter 3.
    (43)吴原元先生对1949-1972年之间的美国中国学从学理上作了很清晰的梳理,见《隔绝对峙时期的美国中国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虽然将这一时期称为隔绝对峙时期,实际上从莱顿和巴黎汉学会议上看,对峙是有的,但未必真正隔绝,两国学者仍有机会在国际会议上进行学术交流,尽管这种交流带有很强的冷战色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