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在国王生活中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国王与教会之间存在彼此的需要。英国国王与教会的关系与当时的意大利北部以及德意志不同:前者凌驾于教会的利益之上,掌握地方教会的控制权;后者需要教会力量支持,神化他们的权威。在朝圣活动中,英王对于教会的贡献很值得关注,他们对本土圣地给予极大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 从物质层面看,普通朝圣者通常向教堂和修道院捐献银和蜡,而国王带来的是金和银,甚至更实质性的财富——土地。通常国王在访问一个修道院或者教堂时,习惯性地赠与金钱、金子、丝绸、土地和一些特权。亨利二世曾给予圣奥尔本修道院许多特权:奥尔本被视为英国第一个殉道者;奥尔本的老师(据说是杜撰的)圣安非巴留斯的遗体被发现后,于1178年被转移到一个新的圣地。(38)亨利三世经常拜访圣奥尔本修道院,并捐献大量的金子、丝绸等贵重物品。在他捐献的丝绸上都绣着国王的名字,他的护身符还被钉在修道院的墙上,表明国王的慷慨。国王的捐献行为是公开的,教堂不仅将捐献的物品展示出来,而且对之采取特殊的管理。此外,英王还为圣地提供条件,方便普通信徒的朝圣。亨利二世捐献了一块靠近圣伯纳德峡谷的土地,建立修道院,为那些越过阿里卑斯山到罗马的朝圣者提供方便。约翰王在位时,将维托的埃塞克斯教堂捐给英格兰的宗教团体,为去罗马的朝圣者提供栖身之地。12世纪70年代,当理查一世仍然是普瓦提埃的伯爵时,曾多次与南方抢劫朝圣西班牙康伯斯泰拉的领主进行战斗,以确保朝圣者的安全。在参加十字军之前,理查要求圣塞温修道院废除朝圣者的过路费。这一举措不仅为朝圣者减少了费用,而且对金雀花王朝控制南部地区起了关键的作用。 除了物质的奉献外,王室成员以及国王本人亲自参加朝圣。该行为被视为国王的精神奉献,国王朝圣加冕的圣地或国王经常光顾的圣地对任何教堂都是一个极大的荣誉。国王朝圣具有双重的意义:圣地得到实惠,增加了财富,扩大了影响;国王显示了虔诚和慷慨,提高了自身的地位。 在朝圣的宗教含义中,维克特认为国王的朝圣是中世纪英格兰“群体的统一性”的典型表现。所谓“统一性”是指在朝圣的过程中,所有朝圣者的阶级、身份或贫富差异都不存在,他们在上帝和圣徒的面前具有同等的地位。但是,在朝圣的实践中,群体性的差异十分明显。 第一,圣地接待国王安排的特殊仪式。在有文字记载以前,有证据表明英格兰精英的朝圣都会接受一个不同于普通朝圣者的接待仪式。(39)1174年亨利二世的悔罪朝圣尤其值得关注。在前往坎特伯雷大教堂前,亨利禁止教堂的僧侣们到郊外迎接,护卫圣驾,但教士们仍然为国王的光临举行特别的仪式。亨利似乎希望以一个罪人的谦卑出现在圣徒面前,要求臣民尊重其朝圣者的地位,而他恰恰欣然接受了教会的盛大欢迎仪式。文森特恰如其分地评价了亨利的虔诚:“一个要遵守谦卑规矩的国王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谦卑。”(40) 第二,国王享有携带教堂或修道院的圣物巡游各地圣地的特权。贝克特被追封圣徒后,圣血是坎特伯雷大教堂最珍贵的圣物之一,朝圣者趋之若鹜。1174年,亨利二世在忏悔朝圣后,带走了一瓶圣徒托马斯的圣血。12世纪80年代后期,据说德奥斯教堂的一尊圣母玛利亚的圣像流淌出神奇的血液,约翰王不仅得到了圣血,而且拿走了圣母的圣像。十字军东侵,骑士们从东方带回了大量的圣物,约翰曾将圣菲利普头颅的碎片带到雷丁修道院。亨利三世也从圣地得到大量的圣物,如耶稣的圣血和圣莫里斯的颅骨等。 第三,朝圣强化了君主的权威。朝圣者为了寻求上帝的恩典,诚惶诚恐地跪倒在圣徒的面前,同样,普通人也带着谦卑的态度晋见国王,屈膝礼表明了臣民对国王的尊重。一些叛乱者投降时所表现出的惊恐、颤抖,甚至光脚、头顶灰尘,如同亨利二世身披罪衣前往坎特伯雷大教堂悔罪一样。国王不停地巡游圣地,他们的朝圣行为为普通人树立了榜样,国王有权变成世俗朝圣的目标。(41)尽管国王没有完全被神化,但是国王具有奇特的治愈能力成为惯例。在英国,许多人相信国王触摸能够治愈疾病的说法。爱德华一世统治时期,他通过触摸病人治愈淋巴结核,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实践活动。根据统计,一年中有1000多人通过这种方式治病。如亨特所述:“朝圣旅行中的按手礼(基督教特有的礼仪)是一种良心的完善,有助于巩固基督教王国,提高朝圣本身的地位。”(4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