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党史 >

宋月红:起草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的思想史料整理与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共党史研究》(京)20 宋月红 参加讨论

    【作者简介】宋月红,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北京100009
    【内容提要】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关于党史国史的历史性文献。党在历史决议中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拨乱反正,在党史国史问题上统一了全党思想。历史决议的酝酿、发起、起草与通过,以及在起草过程中的民主讨论,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思想理论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史料分布集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此进行系统地整理与研究,不仅要深入发掘,而且要历史地探析史料的产生、史料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以进一步廓清起草历史决议的思想发展史的脉络,还历史本源。
    【关 键 词】邓小平;陈云;胡乔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中图分类号〕D220;D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3815(2014)-04-0015-15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二个历史决议”或“决议”),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回顾党成立以来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进程与经验教训,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并发挥了统一全党对党史国史的认识、团结一致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历史作用。就党史国史研究而言,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形成的一系列关于党史国史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推动了党史国史研究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兴起与发展。其中,关于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的研究,也逐渐发展成为党史国史研究中具有“显学”性的专题研究领域。
    第二个历史决议自通过并发表以来,有关史料特别是文献档案和回忆性著述的整理与研究,尤其是《邓小平文选》第二卷、《陈云文选》第三卷、《邓小平年谱(1975—1997)》《邓小平思想年谱》《邓小平思想年编》和《陈云年谱(1905—1995)》,以及《胡乔木文集》第二卷、《胡乔木谈中共党史》和《胡乔木书信集》等的出版,为廓清决议酝酿、发起、起草和通过的历史过程,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根据,主要表现为主持和参与决议起草者的思想史料、决议文本史料等,并形成起草决议的思想史料的基本格局与主体面貌。酝酿、发起和起草决议的基本立场、指导原则与方法及其形成和贯彻,以及在决议起草过程中关于党的历史问题的认识及其形成和发展,构成起草决议的思想发展史的基本脉络与内涵。然而,相对于决议起草工作的长时段和复杂性来说,有关史料特别是思想史料的整理仍显大略,有的还是空白;档案文献有待进一步发掘;已有研究中也存在史料使用重复、矛盾或错讹之处,一些史实需要新的史料佐证。本文试图系统地整理起草决议的思想史料,辨析史料之间的联系,以进一步厘清起草决议的若干思想认识的形成与发展。
    一、关于邓小平酝酿、发起和主持决议起草工作的思想史料
    在关于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的研究中,主持、指导和参与起草者与决议之间的历史关系受到普遍重视,研究成果也愈来愈丰富,由此邓小平、陈云和胡乔木等在起草决议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日益清晰。其中,关于邓小平与决议的关系问题,现存有三种基本观点:一是邓小平主持起草决议①。与之相一致,有观点还认为,邓小平是决议的总体设计者和直接主持者②。二是决议是邓小平与陈云的合作③。三是邓小平、胡耀邦主持决议起草工作④。其中,有观点进一步强调,胡耀邦自始至终参与主持了决议的起草和发表,“因为没有公布有关档案资料,人们还知之甚少”⑤。这些观点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主要是认识问题的角度、反映决议起草工作的重点有所不同,但没有实质性矛盾。其中,邓小平与陈云的合作主要表现在指导决议起草的思想上的一致和互补。邓小平在决议起草中举足轻重,处于思想指导和工作主持的地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