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党史 >

《新民主主义论》与中国革命话语体系的建构(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社会主义研究》2014年第 李永进 参加讨论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体系实现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表达方式 
    中国革命的主体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西方的话语方式和深奥的书本理论很难为他们所理解掌握,这客观上要求党在进行革命宣传时,必须使用易于广大民众理解的话语方式。在建构中国革命话语体系时,毛泽东通过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实现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表达方式。 
    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体系中,毛泽东一方面引经据典,语句多排比、对仗;另一方面,又大量使用了比喻和拟人修辞,融入俗语、俚语等传统文化元素。在论述“中国向何处去”时,毛泽东用了“欣欣向荣”、“愁眉锁眼”、“甚嚣尘上”、“首当其冲”、“粗枝大叶”等成语,又配合使用“把全国人民打入闷葫芦里了”、“当作一番开台锣鼓”等俗语,强调了时局的危急性和研究中国革命问题的迫切性。在比较几种社会形态,突出共产主义的时代进步性时,毛泽东指出:“封建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进了历史博物馆的东西了。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已有一部分进了博物馆(在苏联);其余部分,也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快进博物馆了。惟独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磅礴于全世界,而葆其美妙之青春。”(19)简单几句话,就把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三种社会形态的前途命运生动地展现出来。其中,“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一语,出自西晋李密的《陈情表》,是李密用来形容其“九十有六”的祖母的语句。毛泽东以此形容资本主义制度也如同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行将就木,失去了生命力。而对共产主义的描述,毛泽东则用四句文言句式与资本主义相对比,突出了共产主义朝气蓬勃的发展势头。 
    毛泽东以中国人自己的话语表达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诠释,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话语方式,使得这套话语更容易为广大民众所接受。这种转化不仅仅是词语和符号的转换,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同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成果的结合,是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