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构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体系的基本要素 “任何一个理论的话语体系的形成,都依据其核心概念或范畴的确立为基础因为核心概念或范畴是理论之网的网上纽结。”(20)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两重任务”与“两步走”以及“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等一系列新概念和新范畴,建构起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体系的主体框架。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体系的核心概念,是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以及中国革命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关系问题的解释话语。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就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在写作《新民主主义论》时又对它进行了完整、系统的阐释。 第一,毛泽东对中国的基本国情作了分析,因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21)毛泽东指出:中国从周秦始就是一个封建社会,“自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中国社会又逐渐地生长了资本主义因素以来,中国已逐渐地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在的中国,在日本占领区,是殖民地社会;在国民党统治区,基本上也还是一个半殖民地社会;而不论在日本占领区和国民党占领区,都是封建半封建制度占优势的社会。这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性质,这就是现时中国的国情。”(2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23) 第二,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和动力。“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24)是为着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而进行的革命。中国革命的对象“不是别的,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就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本国的地主阶级”。(25)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其中,无产阶级不但是革命最基本的动力,而且是革命的主要领导力量。 第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已经“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26)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变化,世界革命的性质“已不是旧的世界革命,旧的资产阶级世界革命早已完结了;而是新的世界革命,而是社会主义的世界革命”。(27)中国的民主革命是“反对国际资产阶级、反对国际资本主义的革命”,“它就不再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属于新的范畴了;它就不再是旧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而是新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即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了”。(28)实际上,毛泽东建构的整个革命话语体系就是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核心展开的,围绕这个概念进一步形成了关于什么是中国革命,怎样开展中国革命以及中国革命的前途是什么等问题的话语表达,体现了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和新的时代特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