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党史 >

《新民主主义论》与中国革命话语体系的建构(8)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社会主义研究》2014年第 李永进 参加讨论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体系的历史地位与现实影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三民主义合理内核为借鉴吸收,通过具有民族特色、民族风格的话语方式表达出来的,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的一系列概念、范畴和原理的有机组合。它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表达,从话语的层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转化。此后,中国共产党人逐渐扬弃三民主义,通过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话语方式夺取了革命的话语权。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体系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话语、大众话语乃至学术话语,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体系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表达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从建党伊始,就致力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但是,由于党尚处幼年时期,缺乏革命斗争经验,特别是还不善于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一度只是照抄照搬经典著作中的语句和苏联经验。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内先后出现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的教条主义的理论思想和话语表达,给党和革命事业带来重大损失。(50) 
    大革命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惨痛教训,使党深切认识到,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探求适合自己国情的革命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报告,明确提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替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51)基于这种原则,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摒弃教条主义作风,把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灵活地运用到中国这个落后的东方国家的革命实践中,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话语表达。《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和《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著作,标志着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及其话语体系的基本成熟。事实上,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体系就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话语形态,它紧紧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阐述了中国革命的“两重任务”和“两步走”的发展道路,指明了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革命目标,清晰而准确地表达出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重大政治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体系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话语表达,其话语内容既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的继承,又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进行了发展与创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