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开放以来至90年代末对民国农村调查研究的回顾 关于民国时期农村调查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个空白。改革开放以后,部分学者打破禁忌,开始给予关注。但总体而论,20世纪80年代的10年间,关于民国时期的农村调查研究成果阙如。我们看到为数不多的几篇文章,都表明此方面的研究基本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无论是宏观上的梳理或是微观上的研探都乏善可陈,且研究内容囿于几个共产党人物,研究对象基本是以毛泽东所做农村调查为主①,兼有少量关于陈翰笙②、张闻天③、李景汉的农村调查研究。目前关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农村调查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并已有综述性文章介绍其研究内容④,为避免重复,本文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研究成果不再赘述具体内容。 这段时期关于李景汉的农村调查研究成果只有一篇,即杨榴红的《社会调查学家——李景汉》,此文是第一篇介绍民国时期学者进行农村调查的文章,篇幅极为简短,内容简单。该文只对李景汉生平、调查成果做一介绍,并非对李景汉所做的农村调查的全面研究⑤。这些成果虽然未有重大突破,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长期以来的思想禁锢,为其后数十年的学术研究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0年至90年代末的10年中,伴随着进一步打破思想禁锢,研究者们的视野得到进一步拓展,在对民国时期农村调查的总体梳理、个案研究、材料整理与调查资料的评价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拓荒之作。拓荒之作的主要特点有二:一是研究前人所未做,二是内容不够深入。这一时期真正能够有所突破的相关研究成果仍然较少,且成果多缺乏学理上的探析,其中对于典型人物的研究仍然集中在以毛泽东、陈翰笙、刘少奇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方面。 可喜的是,虽然研究成果不多,但是在关注典型人物农村调查的比较研究⑥方面有所进展,对民国时期学者的农村调查研究也逐步深入,例如郑杭生的《李景汉与〈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不仅介绍了李景汉的生平和对北平郊外乡村家庭调查的经过,而且对调查成果《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的内容及意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论述⑦。可见这一时期有关民国农村调查的研究已不限于典型人物,相比20世纪80年代的相关文章,有了明显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研究毛泽东农村调查的文章主要有:陈荣华:《毛泽东同志一九三零年底在吉水等地的农村调查》,《江西社会科学》1981年第3期;邹春攸:《毛泽东同志调查研究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3期;冯国瑞:《伟大的认识武器——读〈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6期;余新楷:《毛泽东同志调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求实》1983年第12期;潘允康:《研究家庭和认识社会——读〈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江西社会科学》1983年第6期;肖犁:《关于毛泽东同志的典型调查——读〈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社会》1983年第2期;严家明:《毛泽东同志的农村调查方法仍然是现代社会调查的主要方法》,《兰州学刊》1984年第2期;雷明:《毛泽东同志的调查研究理论的研究概况》,《国内哲学动态》1984年第5期;孙克信、佟玉琨:《学习和运用毛泽东调查研究的理论》,《毛泽东思想研究》1984年第2期;杨昌斌:《试论毛泽东统计调查理论的现实意义》,《江西财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姜山清:《毛泽东同志与调查研究》,《南都学坛》1985年第1期;金邦秋:《关于毛泽东调查研究的思想》,《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85年第3期;夏同义、王立柱:《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社会调查研究思想》,《安徽省委党校学报》1988年第2期;于桂香:《论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 ②关于陈翰笙的农村调查研究主要有:丁利刚、赵善阳:《陈翰笙与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孙自俊:《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调查的先驱陈翰笙——读〈陈翰笙文集〉中的十三篇农村调查报告》,《社会》1986年第1期。 ③关于张闻天的农村调查研究见李玉荣:《张闻天与调查研究》,《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6期。 ④关于毛泽东农村调查研究的综述文章,可以参见王佩连:《近二十年来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攀登》2012年第4期。关于陈翰笙的研究可参见叶恒:《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陈翰笙研究综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3年第3期。关于张闻天的研究综述不下10篇,可在中国知网查获。 ⑤杨榴红:《社会调查学家——李景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⑥这方面的文章有:周沛:《毛泽东农村社会调查与职业社会学家农村社会调查分析——兼论社会学的学科性与科学性》,《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段继业:《毛泽东和费孝通社会调查的共同特点》,《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等等。 ⑦郑杭生:《李景汉与〈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中国社会工作》1998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