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康有为先秦诸子考辨之考辨(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 魏义霞 参加讨论

    就对先秦诸子学术谱系和思想内容的研究来说,除了七子之外,被康有为提及的先秦诸子人数众多,列子、杨朱、公孙龙和邹衍等人更是受到了特别关注。这几个人在康有为视界中的身份归属大不相同,受到重视却是相同的:列子在康有为的视界中身份众多,迷失在孔子后学、老子后学、玄学以及中国之佛等众多身份之中;列子与庄子的形影不离以及与杨朱等人的关系也成为康有为解读先秦诸子的亮点之一。杨朱是康有为视界中除了孔子后学——孟子、荀子之外为数不多的具有确定身份的人,他的唯一身份便是老子后学。鉴于杨朱唯一的老学身份及其思想在战国时期的盛行,康有为习惯于老、杨并提,以至于或者用杨学指代老学,或者将老学称为“老杨之学”。公孙龙的学术归属同样扑朔迷离,因为康有为在承认作为名家的公孙龙与惠施之间的密切关系的前提下,将公孙龙或者归于墨子,如“公孙龙乃墨子学徒”⑥;或者归于孔子,如“公孙龙传孔子坚白”⑦。值得注意的是,在康有为那里,名家不是独立的派别,名家与孔学、墨学的关系本身就疑点重重;即使抛开这一问题,就公孙龙游走于孔学、墨学之间来说,其多重身份已经自不待言。
    可以肯定的是,康有为的关注意义不在于是否为杨朱、列子、公孙龙和邹衍等人找到了适当的学术归属,而在于将这些以前不受重视的先秦诸子带入了学术视野,之后,这些先秦诸子受到近代思想家的高度关注。例如,在康有为的带动下,列子成为普遍关注的对象,近代成为列子的“显学”时代。近代思想家对列子的关注之广,给予列子的地位之高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除了康有为再三对列子予以审视,试图从多个角度诠释列子的思想,进而青睐有加之外,谭嗣同在《仁学》中将列子与《淮南子》一起归为“性理”一派,以此代表中国的哲学,这与康有为突出列子思想的清虚性,将之与庄子一起称为“玄学”甚至称为“中国之佛”具有某种理论上的相通性。梁启超将《列子》与《老子》《庄子》相提并论,并且凸显列子的地位。为此,他一面将庄子边缘化,一面将列子说成是“老学之正统派”:“老学之正统派,或当推关尹、列御寇,惜其著述今皆不传,仅从庄子中见其崖略。其后蜕变衍生者,有极端个人享乐主义之杨朱一派,有出世间法之庄周一派,有自然断灭主义之彭蒙、田骈、慎到一派。”⑧从这个角度看,列子在老学中的地位不仅让庄子无法企及,而且胜过了同为老子后学并且作为“大家”的杨朱。同样,近代思想家关注杨朱,并且将杨朱的地位越抬越高。梁启超承认杨朱是利己主义者,却没有像康有为那样对杨朱加以批判,反而断言如果人人都能像杨朱那样“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话,那么,中国则大有希望。基于这种理解,梁启超不仅将杨朱归为老子后学,而且断言杨学“亦老学之嫡传也”。不仅如此,鉴于杨朱的影响,梁启超将之视为哲学“大家”,呼吁加强对杨朱之学的深入研究:“杨朱亦老学之嫡传也。(杨子居为老子之徒,见《庄子》。)……杨之于老,得其体而并神其用。杨学之几夺老席,非偶然也。故杨氏不可不列于大家而论之。”⑨严复对杨朱的关注尤其值得重视,他讲到的为数不多的先秦诸子就有杨朱,甚至再三说杨朱就是庄子。无论就先秦还是对后世哲学的影响而言,杨朱均无法与庄子相比,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无论立论初衷如何,严复的这一说法无形中提升了杨朱的地位,使杨朱成为最终的受益者。公孙龙、惠施在近代的命运亦是如此。康有为之后,两人的思想尤其是逻辑学受到了关注乃至追捧,这一点在梁启超和胡适那里表现得尤为突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