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康有为先秦诸子考辨之考辨(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 魏义霞 参加讨论

    三、先秦诸子的多维透视 
    康有为对先秦诸子的关注是多维的,归纳起来主要在四个维度展开:第一,在先秦哲学中的学术归属,侧重阐明先秦诸子的身份定位、学派归属以及彼此之间的源流关系和思想异同。第二,在秦后的思想传承,追踪并梳理先秦诸子与汉唐哲学、宋明理学的关系。第三,将先秦诸子与佛学相互观照,彰显二者的异同关系。第四,将先秦诸子与西学相互观照,彰显二者的异同关系。这种多维视界使康有为对先秦诸子的讲述看似漫不经心或信手拈来,实则跨越时空,在惊鸿一瞥中内含深厚功底。例如,在解读周敦颐的《通书》时,康有为不仅将之与《易经》联系起来,肯定《通书》得于老学,与作为老子后学的魏伯阳、陈抟等人的思想一脉相承,而且想到了孔子、子贡、子路、孟子和管子等先秦诸子。于是,他说道:“一部《易经》,专讲中和。孟子言忍性,则性不尽善可知。子路闻过最喜,为善最勇,的当得‘雷霆走精锐,冰雪净聪明’二句。孔子最贵有耻,故诗人言:人而无耻,不死何为?子贡问士,告以‘行己有耻’,即管子亦以礼义廉耻为四维。伪《逸周书》有《丑篇》,皆重有耻。孔门贵思,佛氏贵想。孔子言貌、言视听,佛氏言声色香味触发。聪明之人,其脑根必横发,睿知之人,其脑根必标举。大抵聪明人能断,睿知人能制作。学者最贵思,故孔子称君子有九思。《洪范》亦云:思曰睿。大凡读书而不能思者,即甚聪明,亦是粗才。程子云:能穷所以然之理,乃是第一等学人。周子云:不思则不能通微。皆提起思字,圣门之大义所在也。”⑩由此,康有为的学术视野可见一斑。当然,这可以视为周敦颐的思想与先秦诸子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康有为关于先秦诸子对后续哲学影响的论述,即对孔子、子贡、子路、孟子和管子等先秦诸子的学术追踪。
    进而言之,康有为审视先秦诸子的这四个维度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共同彰显了先秦哲学乃至中国哲学的特征。一方面,这四个维度各自拥有不同的理论侧重,呈现出不同的思想内容:在先秦的学术归属侧重先秦诸子之间的关系,旨在回答中国学术的源头——特别是孔子与老子、墨子代表的先秦诸子之间的关系;在秦后的传承侧重先秦诸子与汉唐哲学、宋明理学的渊源关系以及对后者的影响,可以视为给汉唐哲学和宋明理学寻根,也可以视为对先秦诸子的学术跟踪和传承、沿革脉络的勾勒;与佛学、西学的关系则跳出了中国本土文化的圈子,从异质文化的角度反衬先秦诸子的思想。由此可见,四个维度从不同方面展开,彼此之间既有角度的切换,又有视野的扩大。另一方面,这四个维度相互印证,共同凸显了先秦哲学的整体性和相同性:在先秦的学术归属将先秦诸子编排在各个传承谱系之中,共同拼接出先秦哲学的图景;在秦后的传承以先秦哲学为起点,以先秦诸子为线索,勾勒、再现了中国哲学的演变轨迹;与佛学和西学的关系从不同背景、角度映衬了中国哲学的思想内涵、价值旨趣和理论意蕴。
    如果说尽管关注方式和具体观点不同,对先秦诸子及先秦哲学的关注是近代哲学的共性,在这一点上康有为与其他近代思想家并无不同的话,那么,对先秦诸子与后续哲学以及先秦诸子与佛学、与西学关系的探究则是康有为的独特之处。正如近代思想家聚焦先秦诸子是中国近代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要使然一样,康有为将目光投向先秦诸子,并且借助西学推动中国本土文化的内容转换。这决定了康有为关注先秦诸子与西学的关系,也成为与其他近代思想家的一致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关注先秦诸子的四个维度既反映了康有为与其他近代思想家的相同性,又直观地展示了康有为探寻先秦诸子和先秦哲学的独特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