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立论依据 首先是基于对贫困本质的重新认识。贫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不同的人对其有不同的理解,所构建的贫困理论也异彩纷呈。如果仔细分析现有关于贫困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收入贫困和能力贫困。收入贫困理论主要从满足人们生存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层面来描述贫困,认为贫困是收入水平不能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该理论最早由英国学者朗特里提出,随后被很多国际组织所采用。世界银行发布的《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也主要从物质财富的角度来界定和评判贫困,认为贫困就是未能达到最低生活保障的状态。随着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意识到用最低生活标准来界定贫困是不够的。在一些福利国家,有的家庭基本生活需要是有保障的,但社会上仍然存在着贫困人群。由此,有学者提出了相对贫困的概念,认为不能达到社会平均生活水平的状态就是贫困。相对贫困概念的提出拓展了人们对贫困内涵的认识,但其仍然是从收入多少和消费水平高低来理解和评判贫困,这是有局限性的。阿马蒂亚·森曾指出:“有很好的理由把贫困看作是对基本的可行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的低下。”[6]这就是说,贫困不仅仅是物质财富少和生活水平低,贫困的实质和根源在于贫困人口创造收入能力的匮乏,而收入和消费水平低下则是贫困的表征。因此,只有重建和提升贫困人口的能力,才能有效根治贫困这一顽疾。我们认为,从强调贫困人口物质的缺乏到关注贫困人口能力的匮乏,是人类对贫困认识的深化,能力贫困理论应该成为未来反贫困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我国民族地区的贫困从深层次上讲也是能力贫困的问题,从表面上看,民族地区的贫困类型和程度复杂多样,但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不高、职业能力匮乏是致贫和妨碍脱贫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通过职业教育提升贫困人口的素质和生产生活能力,使其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成为反贫困战略的必然选择。 其次是基于对开发式扶贫战略的思考。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扶贫开发经历了体制改革推动扶贫、专项计划推动扶贫和两轮驱动扶贫三个阶段[7],扶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我国扶贫事业成功经验的核心就是坚持了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开发式扶贫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我国扶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之一。”[8]开发式扶贫需要贫困人口的参与,这既需要调动贫困人口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也需要提升贫困人口的参与能力和素质。但在实践中存在过于重视政府的主导作用而忽视贫困人口主体性的发挥等问题,在扶贫项目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贫困人口的参与严重不足。另外,很多地方只注重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源开发。这让很多贫困人口没有能力参与到开发式扶贫实践中来,由于游离于开发式扶贫活动之外,自然也就无法分享扶贫开发的成果。参与式开发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的战略方向,为了更好地推进参与式开发扶贫战略,亟须通过职业教育来提升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最后是基于对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理解。把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定位为反贫困、实现精准扶贫,不仅具有坚实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也具有明确的政策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9]《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也明确要求:“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围绕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需求,提高职业教育扶贫的精准度。”[10]在扶贫攻坚战略推进的关键期,职业教育的反贫困功能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关注。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发改委共同组织编写的11个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都提出:“要特别注重发展职业教育,强调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支持职业院校发展,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培训基地,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转移就业、返乡创业和国际劳务输出等紧密结合。在大部分片区,职业教育发展强调与本地区人力资源和产业发展密切结合,突出相关专业和学科建设。”[11]从以上相关政策可以看出,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功能定位应该是反贫困。在脱贫任务比较艰巨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更应该把助推精准扶贫作为战略任务和发展方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