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开展“互联网+”行动,扩大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扶贫功效 2015年7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的重要力量,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也需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利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平台寻求自身的整体变革,从而提高精准扶贫的社会功效。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必然会对职业教育带来整体性的变革,这种变革主要体现为重塑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理念、改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模式、优化职业院校教师培训方式、深化校企合作、均衡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等;除此之外,互联网还会改变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通过互联网技术所创建的资源共享平台可以使职业院校的服务区域范围更大、服务的对象更为精准。概言之,开展“互联网+”行动,不仅可以改变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式和社会适应力,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职业教育的精准扶贫力度,增强职业教育的扶贫功效。 “互联网+”时代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来自教育系统内外部多方资源的支持与保障。具体而言,政府部门要协同制定相关教育政策,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民族地区关于“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政策制度体系,强化对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民族地区职业院校自身也要积极树立互联网思维,自觉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学校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变革。此外,包括行业与企业在内的当地社会力量也要加大对“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支持。 4.完善职业教育资助政策,加大对民族地区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 如果说利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对接来反贫困是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和方式,那么完善职业教育资助政策、加大对民族地区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就是一种精准扶贫。精准扶贫体现为贫困对象的识别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匮乏,而教育发展落后是导致人力资源匮乏的重要原因。因此,民族地区的反贫困关键在于教育。但对于个体家庭来说,现实中还存在着“教育致贫”的尴尬现象。所谓“教育致贫”,又称“因教致贫”,是指家庭因教育的投入而导致经济贫困的社会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府教育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失衡;也有家庭自身“造血功能”不足、教育投资方向不正确;还有学校收费过高、资助力度不足等。对民族地区而言,避免“教育致贫”的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贫困家庭送子女到职业院校就读。另外,国家应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资助体系,加大对民族地区职业院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真正发挥职业教育的减贫和扶贫功能。 关于职业教育资助问题,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些文件,主要指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补助方面。如,2006年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的若干意见》;2007年国务院又颁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2009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的意见》。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编制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要“健全公平公正、多元投入、规范高效的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体系”[18]。在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的社会环境下,国家出台的职业教育资助政策对于改变社会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缓解职业教育招生难的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们应看到有关职业教育的资助政策还存在资助体系不完善、资助主体单一、资助力度不足、资助政策覆盖面不广等问题。在扶贫攻坚的战略背景下,完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资助政策体系,提高资助政策的针对性,加大对民族产业和特色农业等专业学生的资助力度,提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标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