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构定向模式,培养本土人才 民族地区的致贫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自然地理、社会历史的因素,也受文化传统、现实政策和人的思想观念与素质的影响。民族地区劳动力素质不高、人才资源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和反贫困的突出问题。“由于贫困地区的地域、经济、文化、生活等基本条件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当地原有人才都在向发达地区流动,引进人才困难很大;何况大量工农业生产一线的劳动者不能引进。所以,只能走自己培养的路子。”[14]对民族地区而言,走人才的自我培养之路是正确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自我培养?现阶段,民族地区的职业院校大多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不可否认,“订单式”培养模式对于缓解就业难、提高就业质量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但这种培养模式往往是为发达地区的企业培养人才,并没有解决民族地区本土实用人才匮乏的问题。在国家实施扶贫攻坚的战略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并无直接和显著的作用。 民族地区在反贫困斗争中需要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技能人才。如何才能培养出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呢?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建构职业教育定向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在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的相关专业中专门安排适量的招生计划,面向民族贫困地区的生源进行定向招生,学生被录取后与学校签订定向培养合同,毕业后到民族地区定向就业。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不同,职业教育定向人才培养模式是本土化的定向,因为承担定向培养的学校是民族地区本地的职业院校,招收的生源是民族地区本地的学生,学生毕业后到本地就业。本土化的定向培养可以很好地解决民族地区人才困乏和人才流失的问题,因而可以说,建构定向模式、为民族地区培养急需的本土人才是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体现。 2.传承民族文化,助力脱贫致富 由于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自然地理条件恶劣、经济贫困的落后地区,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把少数民族文化等同于落后文化而加以排斥。把少数民族文化与愚昧、落后联系在一起的看法是错误的,事实上,“对于扶贫、减贫来说,少数民族文化不是阻力,也不是摆设,而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是世代延续、活态传承的,由此才有了旺盛的生命力。为了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人口增长、生活方式改变和经济收益期待增加的状况下,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并以妥当的方式相配合,文化就有可能成为少数民族持续性脱贫致富和不断发展的资源。”[15]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是民族地区实现减贫、脱贫的重要方式,而职业教育则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为发挥职业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作用,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意见,如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全国11个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都强调了利用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实现脱贫致富的思想。其中,《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就明确指出要“加强民间文化、民族手工业、民族建筑等特色专业建设,培养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人才”。2013年4月,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遴选了首批100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同年5月,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又联合下发《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对职业院校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进行了全面部署。同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也强调:“结合片区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将民族文化、民族技艺传承创新纳入职业教育体系。”[16]2015年7月,《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特色专业”[17]。职业教育具有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专业优势,民族地区的职业院校还具备地缘优势。通过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民族地区的职业院校不仅可以打破办学同质化的局面,还可以提升办学特色和水平,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增强其服务民族特色产业的能力,从而实现精准扶贫的时代使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