⑧从某种意义上讲,西方文化人类学的许多理论成果客观上都被民族分离主义者所利用,成为民族分离主义者借以提出分离独立的学理性依据,尽管这不是研究者们的初衷。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文化相对主义是“近百年来主导人类学这一学科(笔者注:即西方人类学)的传统”,而关注、强调甚至夸大“族际”之间的文化差异也一直是西方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特征。参见[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主编,程克雄译:《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新华出版社,2010年,第34页。 ⑨杨候第主编:《世界民族约法总览》,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第253页。 ⑩Seymour Martin Lipset,Continental Divide:The Values and Institu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New York:Routledge,1990,p.180. (11)韩家炳:《魁北克问题与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的缘起》,载《历史教学》,2008年第6期。 (12)罗贤佑、曹枫:《从语言文化看加拿大魁北克的民族问题》,载《世界民族》,1995年第2期。 (13)(14)Christian Joppke,"The Retreat of Multiculturalism in the Liberal State:Theory and Policy",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vol.55,Iss.2,2004. (15)J.Levy,The Multiculturalism of Fear,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p.32. (16)郝时远:《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民族问题》,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41页。 (17)王希恩:《当代西方民族理论的主要渊源》,载《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18)王天枚:《多元文化主义与民族主义》,载《理论月刊》,2008年3期。 (19)列宁讲,“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在民族问题上有两个历史趋势。第一个趋势是民族生活和民族运动的觉醒,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斗争,民族国家的建立。第二个趋势是民族之间各种联系的发展和日益频繁,民族隔阂的被打破,资本、整个经济生活、政治、科学等等的国际统一的形成。”参见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列宁论民族问题》(上册),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229、230页。 (20)[加]威尔·金里卡著,邓红风译:《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158页。 (21)[英]安东尼·史密斯著,龚维斌、良警宇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78、79页。 (22)秦晖:《反对种族主义:以自由的名义》,载[法]塔吉耶夫著、高凌瀚译:《种族主义源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序言部分第6页。 (23)周少青:《多元文化主义视阈下的少数民族权利问题》,载《民族研究》,2012年第1期。 (24)参见王建娥著:《族际政治:20世纪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04页。 (25)陈建樾:《全球化VS民族国家:“决定性的时刻已经来临”?——庞勒初胜与欧洲集体右转的族际政治解读》,载《欧洲》,2002年第5期。 (26)[英]安东尼·史密斯著,龚维斌、良警宇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第79页。 (27)姚华:《浅析德国新纳粹问题》,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第3期。 (28)秦晖:《反对种族主义:以自由的名义》,载[法]塔吉耶夫著,高凌瀚译:《种族主义源流》,序言部分第6页。 (29)参见[法]塔吉耶夫著,高凌瀚译:《种族主义源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6—30页。 (30)[法]塔吉耶夫著,高凌瀚译:《种族主义源流》,第27、28页。 (31)Amy Gutmann,"The Challenge of Multiculturalism in Political Ethics",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vol.22,no.3,1993,pp.171-206. (32)王建娥:《族际政治:20世纪的理论与实践》,第91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