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地区国别史 >

数字人文框架下《德意志人物志》的群像描绘与类型分析(2)

http://www.newdu.com 2019-08-20 《历史研究》2018年第5期 王涛 参加讨论

    二、群像的描绘
    ADB收录的每个历史人物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但是他们聚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整体。我们试图以“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鸟瞰视角,从整体上为ADB的历史人物作群像素描,来描摹他们的共性特征,勾勒“德意志人”的剪影。
    (一)人口学的统计
    基于常识,我们就能够理解ADB收录历史人物的时段分布并不均匀,这需要我们在进行量化分析时做一些取舍。从图2可以看到,虽然ADB涉及的人物最早可上溯到公元1世纪,但是在14世纪之前历史人物的数量过于稀疏,并不具备统计价值,因此不会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图2 ADB收录历史人物的年代分布
    如果我们试图透过ADB了解德意志社会的普遍状况,或许会南辕北辙。毫无疑问,人物志的编者有自己的一套主观标准来筛选收录对象。如果要兑现兰克所谓“著名德意志人”的要求,ADB显然无法涵盖平头百姓。所以,基于这种特异性样本的量化分析,只能让我们看到德意志语境中社会中上层的状态。这是我们时刻需要注意的前提。另外,参与ADB编撰的都是职业历史学家,他们经过科班的学术训练,当然懂得ADB需要提供准确的信息才具有价值。对于收录的历史人物,编者都经过多方考证,力图信息的完整和准确,但仍然无法排除有些数据存在缺漏,比如,生卒年份等人口信息。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将尽量剔除那些明显模糊的、有歧义的信息。
    群体传记特别在意人物寿命的趋势。整个ADB收录的历史人物将近26000名,生卒年信息准确的辞条达到2万人,平均寿命数值为63.29岁。这个数字或许远远超出我们对历史真实的想象。不同学者根据多种信息来源,对欧洲历史上人口状况有过宏观层面的描绘。总体上看,欧洲人的平均寿命一直在低水平上缓慢增长,古典时代的平均寿命只有18岁,中世纪达到20岁,18世纪提升到30岁,直到一战结束的20世纪初,欧洲人的平均寿命也只有55岁。(18)如果我们将空间范畴缩小到德意志,时间截至19世纪,ADB当中历史人物的平均寿命仍然比总体德意志人的平均数高出不少。按照有学者的估算,德意志帝国建立后普通德意志人的寿命为35.6岁;(19)根据另一些学者的数据,如图3所示,19世纪的平均寿命也只有39.46岁,而ADB的数值高达62.94岁。实际上,2015年一项对30万历史名人的研究明确表明,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普通人的平均寿命明显低于历史名人,后者在工业革命之前就开始有比较显著的预期寿命提升,比普通人群的寿命提升开始得更早。(20)
    当然,具体到个别历史人物,总是存在超出平均值的个案。长寿者中,有1位百岁老人,(21)90岁以上的高寿者接近两百人(他们主要分布在18、19世纪);活了83岁的歌德,活了74岁的弗里德里希大王(Friedrich der Groβe,1712-1786),用现在的观点看,都算得上高寿之人。同样也存在英年早逝的历史人物,其中包括莫扎特;(22)更有许多还未成年就已夭折的王室成员,比如不伦瑞克(Braunschweig)公国的王子海因里希(Albrecht Heinrich,1742-1761),由于意外伤害,不满20岁就去世了。(23)
    
    图3 德意志人的平均寿命(24)
    
    图4 ADB的平均寿命
    我们似乎可以想象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全体德意志人的平均寿命被占总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拉低,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过着平凡的生活,没有什么丰功伟绩值得被纳入ADB。这个群体要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但只能生活在“简陋的泥棚或木棚中,用茅草作屋顶。他们的食物只有黑麦面包、麦麸粥、豌豆、扁豆;饮料只有水或者乳清;身穿毛毡蔽体御寒……”(25)毫无疑问,这样的生活条件根本无法保证良好的生命预期。社会阶层的不平等导致健康水准的不平等,已经是现代社会学通过大量数据得出的结论。(26)虽然这样的研究主要基于工业革命之后的数据,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同样的原理可以解释前工业化时代贫富差距引发的健康差距。在前现代的德意志社会,抢掠、战争、天灾等都可能引发农业歉收,由此带来的营养不良是底层民众的常态,考古学家发掘中世纪墓穴中的尸骨显示,佝偻病在民众当中相当普遍,而它是与缺乏饮食紧密相关的疾病。(27)总而言之,整个社会食物短缺,贫穷之人受到的冲击更甚,良好的生活习惯无从谈起,更容易出现心血循环系统方面的严重疾病。(28)如果说这些因素是决定生命质量与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的话,那么ADB当中历史人物的物质条件、生活方式等要比同时代的普通人领先是不争的事实,由此造就了寿命的不同也就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贫富差距引发的健康差距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从18世纪70年代开始,德意志出现了一股“民众启蒙”(Volksaufklrung)浪潮,其核心宗旨是企图改善乡村民众的生活方式,达到提升民众生存质量的目的。民众启蒙思想家开出的药方包括:在农业生产方面进行技术革新,以此提高粮食产量来消灭贫困,以及向乡民推广公共卫生知识与健康的生活习惯。为此,德意志印刷业迎来了“民众读物”的出版热:据统计,到1800年左右,与医学知识、卫生习惯相关的读物达到1000种,可见启蒙思想家的热情。(29)这个历史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启蒙精英(大多数人在ADB中占有一席之地)有他们所认同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他们的人均寿命远远高于普通民众的重要原因。
    社会上层人物与普通百姓之间的差异不仅仅体现在寿命的绝对数值上。我们从历时性维度,可以看到两个群体在宏观层面的巨大差异。图4表明ADB群体在平均寿命上是一个缓慢增长的态势,这个画面似乎与我们熟悉的历史背景不太贴切。我们能够理解的德意志人口的演进过程,具有明显的断裂与延续的阶段,如图5所示,在神圣罗马帝国历史上存在两次明显的人口锐减,适逢黑死病的肆虐以及三十年战争的侵袭:德意志地区至少20%的人口减少与黑死病直接相关,而由三十年战争引发的人口锐减达到20%—45%,有些地区如符腾堡(Württemberg)甚至损失四分之三的人口。(30)令人感到困惑的是,给德意志带来沉重打击的三十年战争,对ADB人物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令人闻风丧胆的黑死病在ADB当中似乎没有呈现;至于其他一些烈性传染病,比如天花,也选择性地隔离于社会上层。根据我们的统计,在整个ADB的2万多人名中,死亡原因跟天花直接相关的只有不到11人。(31)反而有大量医生由于在对抗天花传播、改善疫苗接种等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被收录到ADB,比如维尔德(Peter Wilde,1732-1785),年轻时本有志于法学研究,后来感染天花,痊愈后弃文从医,开设医院,治病救人,并建立了自己的印刷厂,推广当时最先进的天花治疗方法。(3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