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中国考古 >

纹饰谱系框架下的东北地区新石器文化(3)

http://www.newdu.com 2019-11-07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王月前 参加讨论

    三 席纹的区域分布和特征演变
        同之字纹相似, 最早的席纹实物也见于兴隆洼文化, 但数量不如之字纹普遍。兴隆洼文化的席纹在筒形罐上通常位于上腹部“三段式”中附加堆纹条带以下, 压印至近底处, 显然是作为一种主体纹饰而存在。这种席纹的单元形式为横平纵斜的菱形, 以压印线条的横纵穿插来表现席纹的编织结构, 在细节上通常横向的线条数量多, 而纵向的数量少, 但无论何种形式, 都有席状物呈筒形将器物包裹起来的效果 (图三:1-3) 。此外还有一种横纵都呈斜向交错的三角形纹饰, 很像是上述菱形席纹上切分下来的一个局部, 显然也应属于席纹的范围, 它们与前者不同的是只呈带状饰于器身局部, 有的位于“三段式”中部的附加堆纹上作复合纹饰, 不是主体纹饰的地位 (图三:4) 。
    晚于兴隆洼文化的新乐下层文化与左家山下层文化也有少量席纹。从实际发现看, 新乐下层少量菱形席纹也是作为主体纹饰通体施于筒形罐等器物的腹部, 呈横平纵斜的菱形, 有的还是篦点菱形, 横纵线条的数量多不等。大多数席纹为斜向交错的三角形式, 只作为口部等处的装饰带, 有的还以数道弦纹加以分隔 (图三:5-7) 。在左家山下层文化, 无论菱形还是三角席纹全以刻划方法施制, 纹饰不规整, 构图比较随意, 本为横平的线条也略呈斜向, 另有斜向线条与之形成编织结构等。在这个文化里, 菱形席纹与三角席纹均作为主体纹饰, 但前一种席纹的横纵线条数量不等, 甚至差异悬殊, 有的席纹纵向线条只有两道, 只将横向线条截断, 编织的感觉不强 (图三:8-10) 。
    赵宝沟文化拥有构图复杂且形式多变的席纹, 但明显认识不足。发掘报告中划分了三类几何纹[15], 其中的甲类I型、乙类I型和丙类I型几何纹其实就是这种独特的席纹, 基本呈以刻划平行线构成的类似席形的几何纹样。在构图方面, 这些席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席纹图案是建立在之字纹母题的基础上, 形式上均为疏朗的大号之字纹, 利用之字折线间的空隙以三道左右的划线进行填充, 纵向一般三道左右, 横向则以平行线条将空间全部填满。由此可见, 席纹的产生似与脱胎于之字纹有关。与兴隆洼文化和新乐下层等文化显著不同是赵宝沟文化的席纹既不横平竖直也不是规整的斜向相错, 而是按照底纹折线的分布自由构图, 不追求形式上的严整, 因此有的席篾延伸很长, 甚至穿越几个单元交叉, 编织的特征弱化了, 捆绑的特征却十分显著。与该文化的之字纹相同, 席纹均为刻划而成 (图三:11-16) 。
    与赵宝沟大体同时代的小珠山下层文化中, 席纹虽然数量不多但形式却多样, 既有压印纹也有刻划纹, 既有菱形图案形式, 也有斜向交错的三角形构图, 既有作为主体纹饰之一与之字纹共同饰于腹部的布局, 也有饰于口沿处的窄带等 (图三:17-19、21) 。在线条的一端通常保留有压印的坑点, 似为更好施印而事先打好的分隔点 (图三:19) 。在三角形席纹中, 还见有短斜线带构成的三角纹图案, 与普通的长斜线形式有所区别 (图三:20) 。
    
    1-3.兴隆洼4.查海5-7.新乐8-9、29、36-37.左家山10.元宝沟11-16.赵宝沟17-21、30-32.小珠山22、24-25、33-34.北吴屯23、26.大岗27-28.马城子35.江口38、40.北沟39.石佛山
    后洼下层文化中席纹是仅次于之字纹的一种主体纹饰, 通常饰于器身中上腹部, 多以压印方法制成, 纹样十分规整, 在线条的一端也通常保留有压印的分隔点 (图三:23-24) 。筒形罐上的纹饰构图多采用“二段式”布局, 即仅于口部有窄带的交叉纹、弦纹等, 器身大部分以一种单一的纹样进行装饰。除了菱形席纹以外, 这个文化的席纹还有自身特点, 有三角状的斜向席纹 (图三:22) , 长短线交错的席纹 (图三:23) , 还有线条呈弧形的编织纹等 (图三:25-26) , 从而使席纹的种类非常丰富。长短线交错的席纹是菱形席纹的一种变体形式, 线条呈长短线状, 长线和短线密集排列, 形成纵向的长线组和横向的短线组, 表现的是一种曲折窄带状的穿插交错。弧线条席纹比较少见, 多与直线的席纹组成复合纹饰, 多为半弧形线条以同一圆心平行排列, 5-10道线条组成扇形迭加, 或者饰于口沿处作波浪形延伸。
    其他形式的席纹在马城子下层、左家山中层、小珠山中层、江口、后洼上层、左家山上层、北沟等文化中也有数量不等的发现, 在同一文化纹饰中比重不高。这些席纹有一些共同点, 基本呈斜向交错的三角形结构, 且均为刻划而成的平行线条, 少见压印制法。在布局上这些时代较晚的席纹多为复合纹饰之一 (图三:29、36-37) , 单一纹饰在器身上也占有少量的面积 (图三:27-28、30-32、35、38-40) , 体现了席纹本身在装饰地位上的弱化和新石器时代晚期施纹地位整体的衰减。这个时期比较独特的还有以短线构成折带状纹, 有的呈同方向重复排列成展开的旗帜状, 有的则呈对称相向形成折带状, 短线外部或有直线轮廓加以分隔。研究表明, 从旗帜状造型和斜线穿插的基本特点来观察, 它们可能是席纹的另一种演化形式, 与前一时期的变体席纹有共通之处[16] (图三:33-34) 。
    相比之字纹的复杂程度, 席纹略显简化, 但其分布也十分广泛。时间上虽然形式略有差别, 但从新石器初期直到晚期都有席纹延续使用;空间上基本以松花江上游为界, 以北不见席纹, 同样也不见之字纹;施纹特征方面, 西辽河流域与辽东沿海地带多为压印方法, 而其他地区则多为刻划施纹。
    西辽河流域的席纹在兴隆洼文化与赵宝沟文化两个时期表现为迥然有别的两种形式:前者为规整的菱形块, 以平行线形成横纵经纬线;后者为大幅的自由穿插形式, 每个条块外部有边廓再内填平行线。图案之间的这些本质差异表明, 二者虽同属编织纹样但来源显然各自有别。较兴隆洼文化略晚的新乐下层、左家山下层、小珠山下层等席纹也呈菱形结构, 不过在经纬线的数量上有所区别而已, 它们与兴隆洼文化显然存在比较密切的继承关系。后洼下层文化的席纹虽然呈斜向布局, 但基本遵循菱形原则, 它显然也是受到了兴隆洼的强烈影响。从这些现象似乎可以看出席纹由西辽河流域经下辽河区域分别向北部和东南部不断散播的轨迹。
    兴隆洼文化中的三角形席纹, 属常饰于“三段式”堆纹上的装饰, 在新乐下层、左家山下层文化等也基本作为边饰, 在小珠山下层文化及偏晚的文化中有的则作为复合纹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甚至成为主体纹饰。显然菱形席纹与三角形席纹的发展趋势正体现了此消彼长的逆向发展态势。从赵宝沟文化席纹的异军突起来分析, 很像因为它的崛起打断了兴隆洼文化向外部尤其是向东部传播的节奏, 西部的发展被终结, 而东部却保留了相对较多的原始特征并各自转化。也正是由于传统席纹形式的衰败, 导致了各种变异席纹的大行其道, 出现了如复线三角纹、变体席纹、弧线席纹等与以往不同的纹饰种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