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几何纹的区域分布和特征演变 最早的几何纹形象纹饰, 在兴隆洼文化中已有显现, 但并不突出, 部分报告中称其为勾连纹。通常饰于“三段式”布局第二段的附加堆纹上, 作为第一段口部边饰和第三段主体纹饰的分界线 (图六:1-2) 。此外, 也见作为边饰的几何形纹, 与之字纹等构成组合纹饰 (图六:3) 。 1-2.白音长汗3.查海4-9.左家山10、15.安新庄11-14.小山16-22.南宝力皋吐23-25.高台山26-29.兴城30-34.北沟35.石佛山36.小珠山37-38.金谷 左家山下层文化扭曲状的纹饰本身即带有几何纹特征。实物多以绞索状构成几何纹的母题纹样, 无论刻划还是压印均有明显的曲折结构, 虽然简单, 但是基本具备几何形特征 (图六:6-7) 。有的呈之字纹形式, 间隙比较疏朗 (图六:4-5) 。 赵宝沟、小河沿和偏堡子三个文化是几何纹比较发达的三类遗存, 可供对比的资料十分丰富。赵宝沟文化几何纹是其最富特色的纹饰, 基本元素是刻划的折线和曲线, 多通体施纹。纹饰构图主要是将一两个单独纹样运用反复、连缀和对称等技法来构成装饰图案。不仅有主体纹样, 还有辅助纹样。除了施单层纹饰, 也有施双层纹饰者。双层纹饰通常是以压印之字形纹和刷划纹为底纹, 在此基础上再施各种几何形图案。还有少数器物上下部分别施几何形纹和压印之字形纹, 构成复合图案。纹饰通常是将基本对称的主体纹样与辅助纹样交织组合, 并依据器形腹径弧度的变化而相应地改变图形角度和比例, 形成和谐而富有层次的图案 (图六:10-13) 。图案主要母题花纹有己、F、W、菱格形、三角形、网状、绞索状、动物形等。总体来看, 几何纹的曲折特征有脱胎于之字纹的痕迹, 越是简单的几何纹样与之字纹联系越明显。赵宝沟文化还有弧形几何纹比较独特, 呈涡状或钩状曲线形, 与常见的折线几何纹不同, 与其本身的动物形纹饰有较多共性 (图六:14-15) 。 小河沿文化与偏堡子文化晚于赵宝沟, 特征上共性较多, 表现比较明显之处也包括几何纹在内。小河沿文化的几何纹明显较赵宝沟文化简化和规整, 虽然也不乏一些形式比较多变的图案, 但已不如前者图案之间穿插程度高。它的母题以回转的平行带或复线三角纹造型为主, 有通体施制, 但大部分只占器身肩部、上腹部或位于颈部。构图多采取折线的重复环绕、三角纹隔区错位相对或区内错位相对成图, 用刻划或彩绘形式加以表现 (图六:16-22) 。偏堡子文化与小河沿文化近似, 纹饰多为对称的内填短线的复线形纹饰, 也基本以折线带形式在器身腹部等处进行装饰。通常把腹部划分为间距相等的几组, 再于各组内绘相同或相似连续的图案 (图六:23-25) 。 与偏堡子大体同时的兴城文化也为复线填实的几何纹带, 特别之处在于兴城多为变化相对自由的弧线, 填充线除了短线也有篦点形式, 种类有雷纹、勾连三角纹、菱格形, 形式比偏堡子复杂 (图六:26-29) 。 北沟文化的几何图案与偏堡子文化基本相同, 而且更简化, 几何纹带在器身上因占据空间少而显得稀疏。因为主要器形略有差别, 因此前者纹饰施于筒形罐上, 而后者多施于鼓腹罐上, 几何纹与条形堆纹在构图方面的共同点是纹饰包围器身均如网兜状 (图六:30-35) 。 时代最晚的小珠山上层文化和金谷文化也有少量几何纹。小珠山上层文化表现为环绕圆形器身的弧状同心圆 (图六:36) , 而金谷文化则为宽窄不同的复线回字形纹内填短斜线等 (图六:37-38) 。 几何纹与条形堆纹的演变存在一定共性, 在已发现条形堆纹的文化里均发现了形态各异的几何纹。在兴隆洼文化阶段, 几何纹只存在于“三段式”附加堆纹带上, 通常作以两到三股平行线形成的穿插绞索状菱形, 呈带形分布, 少量可作为口沿下的纹饰带, 形成“三段式”的第一部分, 在主体纹饰以外, 只起到辅助作用。在其他文化中几何纹均作为主体纹饰存在, 总体特点是越向早期纹饰的复杂程度越高, 施纹构图越富于变化, 而且不少几何纹是在地纹的基础上进行施制, 在边廓内填充线条时多顺着外廓走向成大线条的延伸, 这与晚期的复线几何纹多在外廓内作斜线或横线网格等形式的作法有显著差别。从这点看, 兴隆洼文化最早阶段的绞索状几何纹可以在其后左家山下层文化和赵宝沟文化中找到流向。赵宝沟文化的几何纹脱胎于较早的之字纹, 其形成过程中显然受到来自左家山下层文化的强烈影响, 左家山下层本身阶梯形纹饰的构图风格、刻划纹的施纹方式等, 都与赵宝沟文化具有极强的联系。左家山遗址第一期即下层中的人字纹[19]其中不少就是连续的大折线的之字纹形式, 也分为单线和双线, 其特征与赵宝沟较早期的几何纹共性很多[20]。赵宝沟文化的弧形几何纹比较有特点, 是东北地区南区的一种形式, 在燕山以南也广有发现。弧形的几何纹在更晚时期的兴城文化中有所发现, 均表现为弧形线条, 相比之下, 其折线形式的几何纹却与其他地区的差别不大, 比较有特色的是其复线内填篦点的作法, 是这种纹饰最为新颖的表现形式。 同为折线纹, 小河沿文化在多个遗址流行的是复线三角纹或雷纹折线的形式, 此外, 在一些复线折线特征的图案里, 通过填实与否形成划纹与基底之间的反差效果, 造成阴纹与阳纹之间的互补关系。这样的构图风格在仰韶时期彩陶纹饰中经常使用, 小河沿文化时期遗存中同样有彩陶, 看来是受到直接的影响。晚期阶段的遗存本着地域接近、形式相似的原则加以传播和继承, 如北沟文化与偏堡子文化接近, 而金谷文化与兴城文化有极强的共性等都是这方面的表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