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纹饰谱系折射的文化变迁 关于东北平底筒形罐的分布和谱系, 研究探索较多[23]。从结论可以看出, 筒形罐作为新石器时期甚至更晚阶段东北地区本土文化的一种标志物, 一方面在发展过程中随时空变化在本区内部不断演变, 同时也受到来自外部的文化因素影响而不断异化。陶器纹饰的发展演变也是如此。上述几类基本纹饰代表了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纹饰构成的一部分, 从时间和空间上看, 自最早的兴隆洼文化开始, 大部分主要纹饰如之字纹、席纹、弦纹、几何纹等已经出现, 有的作为主体纹饰, 有的还只是作为其纹饰群中的一个很小的配角, 但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 逐渐形成某种或某些文化的指征性标识, 并不断借助文化的扩展按照不同的方向和规律向外传播和延续, 直到新石器时代晚期。 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施纹饰陶器的数量占有相当的比例, 素面陶较少, 这是本地区新石器陶器区别于其他地域考古学文化及晚期青铜时代陶器的重要标志之一。陶器纹饰在器身上的比例随时代而变化, 早期文化陶器多通体施纹或占器表面积较大, 施多种复合纹饰;晚期多局部施纹或占器表面积较小, 多施单一纹饰。施纹手法较多, 有压印、刻划、贴附和彩绘等。以前两者居多, 后两者少见。除彩绘和条形堆纹出现较晚以外, 其他纹饰在每个时期各地基本都有出现, 唯比重各不相同, 不可一概而论。 基本纹饰的演变过程透视出本地区文化变迁的复杂性与多样化。之字纹、席纹、弦纹带和几何纹等, 均在西辽河流域孕育、发展并向周边不断传播, 各地均存在与兴隆洼文化类似的纹饰, 并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地域特征。之字纹从交叉状纹衍生而来, 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基本消失。在特征上, 下辽河流域、辽东半岛和鸭绿江流域的之字纹与西辽河比较接近, 而松花江上游和燕山南部地区则区别较大, 纹饰之间的相似程度大体根据距离源地的远近在空间上呈递减的趋势。在西辽河流域内部, 赵宝沟文化的之字纹混杂于众多的几何纹之中, 既不同于早期的兴隆洼文化, 也与晚期的红山文化明显有别, 却与本身的几何纹关系密切, 显然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外部文化因素的强烈碰撞而演变和异化发展, 其动力当源自于北部松花江流域。 席纹也类似之字纹由西辽河向东、北部呈空间上的递减态势, 但黄海沿岸和鸭绿江流域的小珠山、后洼下层等文化受到影响似最深, 席纹不但最接近兴隆洼, 而且在文化内部还有创新性的发展, 产生各种不同形式的变体席纹图案。在西辽河流域的赵宝沟文化, 其席纹完全冲破了兴隆洼文化的构图模式, 以几何纹穿插的方式布局成图, 与所有类兴隆洼文化的席纹泾渭分明。席纹的耐久性要远超之字纹, 直到最晚期的新石器文化中仍可见使用。 弦纹带和几何纹虽然产生于较早的兴隆洼文化, 但作为主体却存在于兴隆洼文化以外。作为主体纹饰的弦纹分布于下辽河的新乐下层文化中, 并以之为中心向东部和南北部扩展, 其大体走向分为两条, 分别是由新乐下层起, 向北影响到左家山下层和小拉哈一期文化, 向南经马城子下层文化直至小珠山中层和后洼上层文化等。几何纹在左家山下层文化中已经是主体纹饰, 但极盛时期却是在赵宝沟文化, 两者之间的文化渊源还有待于深入探究。赵宝沟文化为小河沿文化所承袭, 而小河沿文化又与相邻的偏堡子、北沟文化关系密切, 在相距更远的兴城、金谷等诸文化中也存在与其文化特征方面的共性。几何纹可以说是贯穿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发展全程的一种文化因素, 其总体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初期简单线条化, 早期复杂多变, 以多种几何图案组合构图, 到晚期明显衰退, 缺少变化, 图案基本局限于复线的回纹、雷纹和三角纹等较固定的格式。 彩陶和条形堆纹作为两类出现较晚的纹饰种类, 其依托的文化数量有限, 但地域范围却并不狭隘。从红山文化最早出现彩陶因素以来, 东到黄海沿岸, 北到呼伦贝尔, 都有彩陶的分布地点。而条形堆纹在小河沿文化、偏堡子文化等中则作为最主要的纹饰, 在东北南部广泛分布。红山文化至小河沿文化的年代大体对应中原地区的半坡、庙底沟、后冈一期、半坡四期、大司空等文化, 它们的陶器纹饰显然是在这些文化的持续影响和作用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两地之间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同步关系。关于东北地区与周边文化, 尤其是与中原地区的关系, 大体以公元前4500年为界, 有学者形象地将其概括为早期“输出式”和晚期“输入式”两种模式[24]。与早期非常强势的对外影响力相比, 大约从红山文化开始, 以彩陶等为标志的中原文化因素迅速渗透到东北地区, 其最直接的结果, 就是在长期的文化碰撞中, 促使辽西地区在红山文化晚期率先跨入文明门槛。在青铜时代及之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东北地区一直保持着这种文化发展运行体系上的相对独立性。 注释 1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 科学出版社, 2004年, 图三五至图三八。 2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阜新县查海遗址1987-1990年三次发掘》, 《文物》1994年第11期。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聚落遗址1992年发掘简报》, 《考古》1997年第1期。 4同[1], 图三五至图三七。 5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克什克腾旗南台子遗址》, 《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年。 6朱延平:《辽中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刍议》, 《辽海文物学刊》1990年第1期。 7朱延平:《富河文化的若干问题》, 《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4年。 8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等:《河北武安磁山遗址》, 《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 9开封地区文管会、新郑县文管会:《河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 《考古》1978年第2期。 10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教研室:《泗水尹家城》, 文物出版社, 1990年, 第205页, 图一三八:7。 11冯恩学:《我国东北与贝加尔湖周围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交流的三个问题》, 《辽海文物学刊》1997年第2期。 12许永杰:《东北境内新石器时代筒形罐的谱系研究》, 《北方文物》1989年第2期。 13赵宾福:《赵宝沟文化的分期与源流》, 《中国考古学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 文物出版社, 1996年。 14吉林大学考古教研室:《农安左家山新石器时代遗址》, 图一一:10, 《考古学报》1989年第2期。 1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敖汉赵宝沟--新石器时代聚落》,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年, 图111、图112、图132。 16王月前:《席纹初探》, 《北方文物》2003年第1期。 17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内蒙古扎鲁特旗南宝力皋吐新石器时代墓地C地点发掘简报》, 《考古》2011年第11期。 18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辽宁省瓦房店市长兴岛三堂村新石器时代遗址》, 《考古》1992年第2期。 19同[14], 图八:16、17。 2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敖汉赵宝沟--新石器时代聚落》,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年, 图115:2;图122:3。 2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文物出版社, 1984年, 图一四:1。 22同[21], 图一四:2。 23同[12];冯恩学:《东北平底筒形罐区系研究》, 《北方文物》1991年第4期。 24赵宾福:《东北石器时代考古》,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3年, 第444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