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周礼·泉府》与熙宁市易法(2)


    一、《周礼》泉府与熙宁理财之法 
    《周礼》学在王安石政治、学术体系中独树一帜,倾注与重视程度非他经可比。而均输、青苗、市易等理财法度,则被王安石明确定位于是对《周礼》泉府法之继承,其间争议颇多的“开阖敛散”、“泉府赊贷”、“国服之息”、“国用取具”说皆出乎此。 
    (一)熙宁期间以泉府释法、争议以及相关政治事件 
    熙宁期间与《周礼》泉府相关的立法辩论等政治事件众多,现将主要材料罗列于下,以简单考察新旧两派对泉府法的关注点或争议点。 
    1.熙宁二年二月,朝廷议置制置三司条例司,神宗问使陕西钱重及边谷积储之法,王安石为之首论泉府,云:“欲钱重,当修天下开阖敛散之法。”“泉府一官,先王所以摧制兼并,均济贫弱,变通天下之财,而使利出于一孔者,以有此也。”又云:“至国有事,则财用取具于泉府。后世桑弘羊、刘晏粗合此意。然自秦汉以来,学者不能推明先王之法,更以为人主不当与百姓争利。今欲理财,则当修泉府之法,以收利权。”⑤ 
    2.熙宁二年九月,行青苗法,后又置常平官。“群臣数言常平新法不便”⑥。其介入者有韩琦、欧阳修、文彦博、范纯仁、李常、孙觉、范鎮、苏辙等。因官方以泉府释法,故大臣奏疏中对泉府说法多有不同程度的回应⑦。 
    3.青苗法致内外异论,王安石请以韩琦疏⑧为标靶“画一申明”常平新法⑨,故有“条例司奏专疏驳韩琦所言”⑩,即“制置司疏驳事件”(11)。韩琦转而又疏驳之,此即著名章疏《上神宗论条例司画一申明青苗事》。由此,王安石与韩琦、新旧两派之间展开了一场针对泉府释法的“隔空”较量。 
    4.熙宁五年十一月,因市易务卖果实事件,神宗以事之繁细质问王安石。王安石引“泉府之法,物货之不售,货之滞于民用者,以其价买之,以待买者”(12),说明市易收购、市易零售、市易征商之合理性。 
    5.熙宁五年十一月,议论市易务果子行事,王安石录“泉府”、“廛人”事白上,曰“此周公所为。”(13) 
    6.熙宁七年二月,神宗论财用不足及理财之方。王安石以《周礼》征税系统(泉府征商及廛人“五布”等)论市易征税之合法性。并言现今问题不在征税过多,而在于“不均”与“兼并”(14)。 
    7.熙宁初,神宗主青苗法,曰:“此《周礼》泉府之职,周公之法也。”其后有司马光比之以王莽之法。[1](p.92)熙宁七年四月,言及市易利害,神宗论市易之本旨在于《周礼》泉府之意。元丰五年七月,再次申明(15)。这三次为神宗单独议论市易与泉府之关系。 
    8.泉府法在王安石文集中亦有多处议论,如《上五事札子》主论保甲、市易、免役三法“师古”之意,其论市易曰:“市易之法,起于周之司市,汉之平准。今以百万缗之钱,权物价之轻重,以通商而贯之,令民以岁入数万缗息。”(16) 
    以上诸条可大致勾勒出熙宁时期朝野对《周礼》泉府的集中讨论,这类议论在变法前期频次较高,甚至一度因王安石与韩琦之正面交锋而成为常平论战的主题之一。新法出台初期,异论方兴,官方急需申明法意,作为立法依据的泉府法自然会被推至台前议论。对新法决策层而言,《周礼·泉府》的意义是多元的,既是均输、青苗、市易等立法依据,也是整个熙宁理财的宏观方向,从根本上说则是王安石实践型《周礼》学的主体内容之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