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周礼·泉府》与熙宁市易法(9)


    (四)“买者各从其抵,都鄙从其主,国人郊人从其有司,然后予之”:抵押程序 
    郑司农云“抵,故贾也”,郑众意为泉府当以收购原价卖与所需者。郑玄不以为然,以为“抵实柢字,柢,本也。本谓所属吏主有司是”,即以“抵”为所在地之有司(管认机构)。这个解释完全根据对文排比而来。清儒并不认同郑玄注,江永云:“自比长、邻长以上,皆可谓之主有司。其为公邑稍县都,仿乡遂之制,各有其主,不必公邑大夫与食采大夫然后谓之主也。从泉府买一不时须之物,必关白大夫,恐难乎其为买矣。”[4](p.1097)此说已对郑玄注构成有力反驳。 
    此处“抵”依郑众注释为“故价”,或依照郑玄释为“所主吏”都显牵强。郑玄不取郑众之意,而清儒又觉得郑玄解释不妥,那么“抵”的意思究竟为何?笔者只能借助“抵”在早期典籍所呈现的意思稍作推测。《管子·小问》:“寡人之抵罪也久矣。”尹知章注:“抵,当也。”《战国策·中山策》“臣抵罪”之高诱注以及《史记·汉高祖本纪》“伤人及盗抵罪”之司马贞索隐引韦昭云均以“当”释“抵”。“当”即相当之意,回过头再看《泉府》“买者各从其抵”,此“抵”似亦可解为“当”,即相当之物、抵当之物,在行文中可理解为后世的物产抵押。泉府赊贷二法,不管是赊买或是借贷,都存在延迟支付问题(41),理论上应该有相应的担保行为或物业抵押。 
    那么熙宁立法者对泉府此条又是如何理解?中书所奏市易条文“以抵当物力多少许令均分赊请”与泉府法条中的“买家各从其抵”意思接近。又根据当时其他官方行文,确实也将泉府职“各从其抵”之“抵”理解为“抵当”之意。比如述“太府寺”之职: 
    货有不售,则平其价鬻于平准,乘时赊贷,以济民用。若质取于官,则给用多寡,各从其抵。(42) 
    此处完全是照搬泉府“各从其抵”了,元丰改制后,太府寺统摄原都大提举市易司职能,其所述“各从其抵”自然是通乎熙宁市易法条款所规定的“以抵当物力多少许令均分赊请”之意。从逻辑上讲,买者根据抵当物力多少赊买,比买者依泉府收购原价购买物货或者买者各从其所主有司,都要合理得多。市易法常用的抵当物力主要包含田宅契书、金银等有价物,若无抵押,前期借贷亦可通过结保来实现物货赊请。 
    (五)“凡赊者,祭祀无过旬日,丧纪无过三月”。泉府赊法与政府“赒济” 
    这一条主要讲赊买问题。根据经文及注疏,赊买之法限事、限时、有抵、不取息。孙诒让云:“凡赊,从官买物,而约期以付贾,不得过旬日、三月,而不取息。”[4](p.1097)王莽复古改制,照用此法:“民欲祭祀丧纪而无用者,钱府以所入工商之贡但赊之,祭祀毋过旬日,丧纪毋过三月。”颜注云:“但,空也,徒也,言空赊与之,不取息利也。”[9](p.1182)较之泉府法,几乎是文、意皆合了。只是泉府用收购之滞物与民,莽法则用工商之贡赊贷。 
    赊买属延期支付,即先期消费官方物货,后期限时偿还,形式上与贷事并无本质区别。因而泉府赊贷法在后世往往并称,合指借贷之事。然而赊法不收息,又必关丧纪风俗缓急之事,则更像是官方向民间展开的针对性的赒济项目,因此只设基本抵押,所限时间内不取息。 
    熙宁市易法虽没有针对特定事项“不取息”,但对于葬丧祭祀等事关风化的缓急之事也有类似的关照。熙宁七年四月,参知政事冯京曰:“开封祥符县给散民钱,有出息抵当银绢米麦缓急丧葬之目,如此七八种,小民无知,但见官中给钱,无不愿请,积累数多,实送纳不得。”(43)市易赊法最初规定:“听人赊钱,以田宅或金银为抵当,无抵当者,三人相保则给之,皆出息十分之二,过期不输,息外每月更罚钱百分之二。”(44)可见市易结保赊请之法门槛较低,三人结保即可赊请钱物,且所设二分之息也合情合理。普通百姓自然“无不愿请”。由于事关缓急之需,请领之时往往难以顾及之后的偿还能力,这样无形中也给官方带来了很大的风险与压力,造成“积累数多,实送纳不得”。元丰元年,都提举市易司王居卿以百姓借贷多不能偿还而建议改制。于是,结保赊贷模式罢去,一律采取契书金银等抵当模式,并适度降息(由原来的二分降至一分半,后更降至一分二厘(45)),无抵当者不再给予贷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