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夕,青年毛泽东受到近代民主爱国思想的薰陶,同情劳动人民疾苦,崇敬革命志士。辛亥革命高潮时期,他投笔从戎,立志报国,参加了湖南新军。辛亥革命失败后,他离开...
夏商周三代“学在官府”、“官师合一”,学术一体。春秋战国,天下大乱,《论语·季氏》云:“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学在官府变为“天子失官...
在政治传统上,中国是一个重文轻武、标榜文治的国家,延续近千年的科举制度丰富了这一传统的内涵与底蕴。清季内忧外患频仍,国人亟亟寻找应付方略,尚武倾向开始出现。咸同时...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三支两军”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指出:“文化大革命”中,派人民解放军实行“三支两军”,...
1933年、1934年,以《东方杂志》为首的一些刊物进行了《梦想中国》、《梦想的个人生活》和《个人计划》为题的专题征文,于是,以中国的知识界为主的全国数百人共同做了一场“中...
20世纪的中国左翼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迅速改变世界格局,重新分配政治权利,并深刻地影响到人的精神发展向度的不可回避的现象。与之相伴而生的左翼文化运动,作为革命运动内部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先后发生的瞿秋白、李立三和王明三次“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为了总结、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本文...
1928年,以国民党全国经济会议为发端,南京国民政府对全国军队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兵编遣。当时国民党4个集团军和其他杂牌部队共有84个军272个师又21个独立师18个独立旅,约200余万人...
新中国建立后至中国共产党召开九大期间,接班人的问题曾在中共党内展开过广泛的议论,产生过极大的影响。之所以如此,既在于此问题本身的极端重要性,又在于它的敏感程度以及...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为了民族大义、反对内战,果断在西安对蒋介石实行“兵谏”;在蒋介石终于放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同意谈判条件后,张学良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
西方历史学家对早期近代欧美的公共场所,像咖啡馆、酒店、沙龙等进行过相当深入的研究。他们特别注意人们的“公共生活”--即家庭圈子之外的活动,认为这些地方给相识和不相识...
众所周知,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思想启蒙。党的“一大”之前,“德”先生的角色发生过历史性的转变,这是我们科学认识党创立之历史...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底,这是建国初期。一般认为,这一时期是建国后发展较好的时期之一。但是,如果对这一时期做一番深入研究,我们就会发现,种种“左”的苗...
长征胜利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第二次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制订,红军开始了由国内战争到抗日民族战争的战略性转变。时为中共总负责人的张闻天(洛甫)和红军主要负...
国民党政权与资本家阶级的关系,一直是国民党史研究中一个令人关注的课题。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政权阶级基础的探讨,还是晚近西方学者有关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两者的关...
1936年的绥远抗战,轰动一时。此役起也快,落也快,从11月中旬打响,到12月中旬骤停,前后仅不足一个月的时间。但由于过去有关档案披露得比较零散,因此关于此役如何发生及经过...
江西是我们国家的一块红色土地。这片红土地,对于共和国而言,与其说是大自然的造化,还不如说是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就的。我作为一名党史研究工作者早就神往这里。因此,当...
按照社会学理论,社会的纵向运行就是社会变迁。任何一个政治组织的纲领和活动,对社会变迁都会有或大或小的影响。在当代中国,没有任何一个政党或团体象中国共产党那样,由于...
一、军阀间地缘关系的特点 分析北洋政府时期各派军阀势力的空间背景及其相互关系,其地缘关系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在地盘分布上呈现犬牙交错的相互钳制关系。军阀的分裂...
向国外派遣大量专家和顾问,是战后苏联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各个领域不断扩大对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的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冷战时代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