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鄂、豫、陕、川四省交界的内地边区,因山多林密、人口不多,明初采取了“空其地,禁流民不得入”的措施。但到明中期,这里还是酿成荆襄流民变乱。在平定变乱后,明...
上古文明论坛(2018年第二次) 清华简《治邦之道》初探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学术活动) 主讲:刘国忠 (博士,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 时间:...
(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 摘 要 :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中的“偏妻”是指“不同居之妻”。漢初“偏妻”親屬與夫家產生親屬關係。偏妻在戶籍登記時有“為戶”和“別居不同數”...
摘 要:学轨制是教育不平等的重要来源。清代科举考生们同样面临学轨的选择:除了正途考试和异途捐纳外,还有文科举和武科举之分。前人研究多关注文科举中的乡试和会试,鲜有人...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军事在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对此,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早就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云云,...
内容摘要: 《丧服》规定嫂叔无服,缘于名分的限制与实际生活中的避嫌。但是这一规定却在魏晋时期引起社会的广泛争论,对立双方或维护传统,或因应现实,观点迥异。整体而言,...
内容摘要: 隋唐是佛教昌盛的时代,不论是信仰世界、日常生活,还是政治意识形态都打上了深刻的佛教烙印。杨坚之于大兴城,和迦腻色伽之于富楼沙,在宗教和政治运作上颇有相似...
内容摘要: 中国古代朝贡体系并非简单地满足王朝的虚荣,而是具有多方面的政治意义,包括对王朝国家安全密切相关。宋朝沿袭此前历代天下观及其影响下的守在四夷的整体国家安全...
(安徽大學歷史系) 嶽山秦牘日書有《刺》篇, [1] 相關內容又見於《睡虎地》簡甲772反“刺毀”,簡乙940貳~乙941貳“刺毀”,《孔家坡》236壹“天刺”。 [2] 牘文“市日”、“有五...
2014年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一次性推出整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丛书,引起巨大反响。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台湾商务印书馆陆续推出新译本,丛书名为“中国·历史的长河...
甲骨試綴第48-55則 楊 熠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 第四十八則 A:醉古集260[合集1402正(丙39)+(乙補1635+二版無號甲)+乙補1708] B:乙補6946 第四十九則 A:醉古集31[合集506正(丙...
内容摘要:: 唐代册封四夷君长与授受四夷首领官爵根据四夷政治归属可分为两类:一是对境内四夷,二是对境外邻蕃、邻国。前者既是将其纳入唐统治体制的重要途径,又是管理境内...
内容简介: 宋明新儒论仁大多扬弃了仁在孔、董儒所具有的直观感性与心理学内容,侧重于仁之为道的方面,以性释仁,重视并褒扬性体道本,直接排斥仁之中所包含的情的成分。周敦...
(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 《文物》2018年第9期公佈了一件荊州博物館藏五十二年秦戈,王丹、夏曉燕二位先生對此戈的出土情況、形制作了詳細介紹,並對銘文和相關問題...
内容摘要:魏晋时期,在社会的解构与重组间,文化思想也经历了复杂的变迁。魏晋时期儒家思想不再是统治意识形态,也并没有占据思想的中心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儒家思想失去了...
内容摘要: “殊死”是常见于汉代史籍的法律用语,自古至今,学者从罪名或刑名的角度对此作了各种解释,计有律有明文的死罪、大逆罪、重大死罪、斩刑、弃市、死刑等。本文认为...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 1 5 貳有如下内容: “除日,臣妾亡,不得。有 病,不死。利市責勶□□□除地, (飲)樂(藥)。攻 (擊),不可以執。” 此...
“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历史上,君主为了消除来自功臣宿将对皇位的威胁,往往是放开手脚,大肆屠戮功臣,且不管对方是否真的有叛逆谋反之心,反正“拣在篮里都是菜...
内容摘要: 明朝在洪武五年冯胜西征之后并没有立即实现对甘肃的完全控制,而是采取从青海到甘肃、先易后难、渐次推进的方式,直到洪武二十六年以后才最终确立在整个河西走廊的...
内容摘要: 明清易代间,面对新入关的清朝,在是否归顺的问题上,大江南北呈现出了不同的图景。以山陕、北直、鲁豫等地为核心的北部省份士民较为迅速地归降新朝,清廷亦将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