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乡村社会改造运动,其深度和广度都是空前的,对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与社会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共领导的新政...
内容提要: 2010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研究强势崛起,并作为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崭露头角,研究队伍建设和资料建设取得显著进步,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且相对集中在学科基本理...
新中国成立至1952年,为适应政治、经济和外交重建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相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对外资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及其在华最终命运产生了深远影...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协商民主作出了更加全面、深入和清晰的论述,协商民主制度是国家政治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经济遭受毁灭性的打击。由于美国对日本的军事占领,战后初期的日本经济贸易发展直接取决于美国的政策。作为日本传统的贸易对象,中国东北作为日本传统...
摘要: 1951年,上海市政府征用了美商上海电力公司的设备资产,对核心电厂的“国有化”使社会主义电力工业得以初步建立。国家电力部门试图提高上海电力系统的整体效率,但私营...
“文化大革命”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在技术创新体系陷入混乱、生产任务繁重、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一度停止的情况下,中国赶超世界先进技术的信心和决心依旧,依靠自我摸索,通过...
中国当代史即国史,是一种贴近我们社会生活,具有强烈政治性、时代性的学科。之所以说国史研究大有作为是因为:一是国史可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中的经验教训。60年来,中...
内容提要: 交际工作是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利用举办和出席中英两国国庆招待会的契机,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将斗争与合作进行有效地统一,积...
摘要: 中国是第一个以渐进改革的方式成功实行市场化转轨的国家,然而改革初期并没有清晰的路线图。中国改革是一个决策者放手、地方试验和民间突破的互动过程。体制外经济力量...
国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简称,指的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和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范围内,社会以及社会与自然界关系的历史,是正在行进并且不断向前发...
197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论十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性文献。我们一般多从文献本身的思想内容来说明其历史地位,不过,由...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发表时,曾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作出了科学设想:“代替那些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
内容提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苏潮是在特定的国内外环境下形成的。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举,一个突出的困难在于建设和管理人才奇缺。在中苏友好结盟的条件下,向苏联派遣留...
“大跃进民歌”是1958年工农业大跃进形势下,产生发展起来的新民歌;“天安门诗歌”是1976年为悼念周恩来,声讨“四人帮”而形成的诗歌运动。虽然前后时间相距较远,但它们具有...
内容提要: 近代遗留下来的中国边界领土争端大致可以分为“位置性边界争端”和“领土性边界争端”。针对不同的边界问题,新中国政府制定了相应的原则与办法。60年代初,国际关...
《红色中华》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1931年12月10日在江西瑞金创刊。首任主编周以栗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内务人民委员。王观澜、李一氓也曾...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科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并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全党全国人民的长期奋斗目标。这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国际国内新情况...
1974年的西沙对越(南越西贡政权——编者注)自卫反击战,是我人民海军对外反侵略作战的第一次海战,是近代以来中国海军史上首个对外作战并获全胜的海上作战。笔者当年作为海军...
内容提要: 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国际储备资产经历了初期的极度匮乏,外交破冰后突破性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增长,进入新世纪后已连续六年蝉联世界外汇储备之最。这一增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