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城寨位于九龙半岛东部,今启德机场之北,又称九龙城,面积不到7英亩。1898年6月,中英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强行租借深圳河以南面积达946.4平方公里的九龙半岛地区...
1840~1949年间的近代中国历史,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复杂、生动、始终变动不居的转折时期。中国从强盛的位置中衰下来,以至落后挨打,成为弱不禁风的东亚病夫,几乎连半殖民地半封...
一、经济自由与政府干预 政治和经济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矛盾统一。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政治,同时政治积极影响经济,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梁启超十分重...
一本详细记载黎元洪家族世系的《黎氏族谱》,最近在湖北省大悟县姚畈乡黎家洼被发现。 黎元洪(1864-1928)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其人曾为风云一时的中华民国大总统。关于黎...
伍廷芳(1842-1922年),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外交家、法学家。本名叙,字文爵,号秩庸,祖籍广东新会,出生于新加坡,四岁随父回国。他一生活了八十岁,几乎与近代中国前八十年相始...
1997年是个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年代,我国将在这一年7月1日收回香港,恢复行使在香港的主权,香港处于外国统治下的不幸历史即将宣告结束,中国人民遭受的历史耻辱将得以洗雪。香港...
李鸿章海防思想的形成有一个发展过程,并有其自身发展的阶段性。本文拟从李鸿章海防思想发展的角度,将它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加以论述。 一 第一个阶段,从1862年至1874年,注重营建...
清初,国势强盛。借祖国政治力量的荫护,台湾百年太平,经济繁兴[①]但是,近代以来,西风强劲,东风渐衰,随中外势力消长,台湾也与祖国大陆一起多灾多难,屡遭侵劫。海峡两...
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异质同存的社会。乡村的封建主义统治与城市资产阶级统治同存,洋学堂与传统私塾同存,无神论者和基督教徒、佛教徒、伊斯兰教徒同存,复古读经与科学技术教...
蔡锷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他在不足34年的短暂一生中做成了领导云南辛亥起义和反袁护国两件大事,从而奠定了他在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但由于他师事梁启超并曾一度拥袁...
本文结合历史文献,对曾国藩致英国使臣威妥玛信件的真伪进行了考证。作者认为,该信虽系他人伪托而成,但通过揭露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通商和传教中的侵华罪行,反映了19世纪6...
价值观念是人们以自身需要为尺度评价周围世界存在意义的基本观念和行为判断标准。作为思想意识的组成部分,价值观的变革是社会变革走向深层次的重要标识,也是“文化变迁的最...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是中国最初步入国际政治舞台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中英两国在外交上的接触与冲突,是处于社会转轨关键时期的清政府遇到来自西方近代外交体制的首次冲击。然...
爆发在19世纪50年代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组织最严密、纲领最明确的一次农民革命。这次革命和历史上其他农民起义一样,是利用宗教外衣作掩护而掀起...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北伐态度问题,学术界至今存在较大分歧,台湾学者一般认为中共不赞成北伐,大陆学者则大都说中共积极主张并坚决支持北伐。笔者觉得由于对中共的北伐态度缺乏...
辛亥革命期间,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领导的推翻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多次武装起义中,属黄花岗起义最悲壮、最感人,影响也最大。海外华侨在这次起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值...
对于这个问题,80年代后期,我们在《留学浪潮与中国民主革命》一文里已进行较为详尽的论述[①],对当今流行的说法提出不同的意见,以求符合于历史实际。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党的...
利用西方近代文明以资国政的洪仁玕,是历史学界公认的改革家和中国近代化的前驱。对其吸收和引进西学的贡献,已有不少文章进行过探讨,并充分肯定。但对其提倡引进西方宗教的...
鸦片战争以来,东西方列强曾把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强加到中国人民头上。长期以来,史学界对不平等条约的形成过程研究得比较充分,而对中国如何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研究则相对薄...
刘永福,字渊亭,原籍广西博白,1837年生于防城,8岁时随家迁居上思,20岁投入反清农民军,30岁创建黑旗军并流亡越南,中法战争后回国,已48岁。甲午战争时,刘永福奉旨渡台湾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