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划定的底线:性相近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主流的人性论认为人性是善的,中国古代的启蒙读物《三字经》,开头的两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本善的这一种认知,实际上是中华民...
清代官员中因整治吏治顽疾著称者,有“北李南赵”之说。“北李”指直隶总督李卫(1687-1738),“南赵”则是两江总督赵弘恩。赵弘恩(?—1758),因避乾隆帝名讳,后易名赵宏恩,字芸书,又字芸...
俸禄作为古时官吏的薪给,是官吏供给所需、发挥治国理政职能的物质基础。俸禄制度关乎财政、税赋、廉政等各个方面,历史上有着以明朝为代表的采纳薄俸的朝代,也出现了宋朝那样的...
《孔丛子》初步成书于秦汉之际,出于众手,在汉代又有续编。该书体现的文献性质与编纂思想,大致可以反映先秦两汉子书的学术传统。该书材料时间跨度由战国至东汉,对比其与先秦两汉...
新世纪以来,史学自身也呈现出诸多的新时代特征,史学通俗化、大众化,即为其中最突出的特点。 有学者曾说:“通俗写史用来打动读者的并非秘密的武器,不外乎在写作中注重具体的历史...
现代作家郁达夫先生曾经说过:“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中华民族历来就是...
“君子之泽 五世而斩” 是不确的 重读潘光旦《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影印本,1991)。这部书不仅文笔清晰,而且结构很完整。第一部分“以前关于地方氏族...
马其昶的民生观 传统社会发展至清末,吏治腐败,社会黑暗,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民生问题日益突出。生于“世变之大,亘古未有。内忧外患,迭至环生”之时,桐城派代表人物马其昶虽以文学...
20世纪80年代,美国史学家柯文著《在中国发现历史》,概括并阐发了一种以中国为出发点和准绳来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主张,即“中国中心观”。或许是暗合中国史学传统的内部取向,中国...
三分方法与智的直觉——评杨泽波教授《贡献与终结:牟宗三儒学思想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大陆学界的“牟学”研究蔚然成风,成绩斐然。杨泽波教授积十五年之力,对牟宗三的儒...
在批判反思中坚守启蒙立场——《中国政治思想通史》评介 以往思想史研究中,通史著作大多注重时间上的“通”,而轻忽历史观与方法论的“通”。南开大学教授刘泽华主编的九卷本《...
大象在中国北方是如何退场的?——《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的启示 今天的学者已经充分地认识到,中国历史从遥远的古代迈入现代,生态环境变迁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在某些阶...
近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决定关闭孔子学院,虽然孔子学院总部表示,目前仍有70多个国家200多所大学正在积极申办孔子学院,个别学校停办或退出是正常现象,但依然激起诸多争议。孔子作...
历史人物抑或事件,为现实所关注甚而热炒之事不胜枚举,近日的“张灵甫事件”就是一例。有关张灵甫遗骨、迁坟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热议,加以相关电视节目、影视剧的热播,使张灵甫转...
中国后妃史是中国宫廷史、中国妇女生活史,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生活史不可或缺的构成内容。然而,由于研究缺乏,普及不够,一般民众所知既有限,误解更不少。但后妃生涯,宫闱秘史,历来给...
1991年,《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刚出版不久就发行了500多万册,受到各方面重视,至今仍对党史的学习和研究有着很大影响。金冲及的《一本书的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谈的正是这本...
陈寅恪的迷惘 陈寅恪是我国中古学术方面罕有的大家。他精通多种古典语文,如希腊、拉丁、梵文、巴利以及中亚和我国边疆文字;他有着深厚的西方古典文化的基础,对我国的古代文学、...
李君如同志的“毛泽东研究三部曲”修订版,即《毛泽东与近代中国》《毛泽东与当代中国》《毛泽东与毛泽东后的当代中国》(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是研究毛泽东的一部力作。它既是一...
民国劳资争议研究的新开拓——评《民国劳资争议研究(1927—1937年)》 2013年12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田彤教授的新著《民国劳资争议研究(1927—1937年)》一书,这部著作体现了田彤教授十几...
清末梁启超“新民”和“民权”的启蒙宣传 历史跨入20世纪,饱受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等空前民族危机的猛烈刺激,中国的爱国者更加急切地睁眼看世界,更热烈地敞开心扉,向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