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热点:辛亥革命前后的历史延续性问题 2011年是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关于辛亥革命和清末民初政治转型的研究成为近三年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革命史观的叙述框架下,学...
贺萧 王政 [英文标题]Chinese History: Gender as a Useful Analytical Category [中文摘要]本文探讨琼·斯科特的论文《社会性别:一个有效的历史分析范畴》的问世对中国历史研究领域的影响,着力勾...
十七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东西方碰撞与交融”的突然沉寂,使传统中国失去了一个适应新的“世界史整体格局”并从容迈进世界历史的难得机遇。这或许是重新审视清代的历史地位及...
程锦 [英文标题]Research Review on History of Sui,Tang,Wudai Dynasties in 2008 [作者简介]程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102 2008年的隋唐五代史研究发展平稳,共发表论文400余篇,论著二十余...
内容提要: 李振宏、刘克辉合著的《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一书,是一部表征着新时期中国理论历史学发展历程和水平的重要著作。这部理论历史学著作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第一...
杨如鹏 近年来,北京史研究呈现出令人欣喜的景象,不但研究领域日益广泛,而且研究深度不断拓展,成果丰硕。笔者作为北京史研究的爱好者,不揣浅陋,尝试从文史、地理、科技等...
内容提要: 明清中国水利社会史研究理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一是以反思和批判魏特夫的治水学说为起点。二是充分运用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讨论水利与社会、水利与国家的关系...
摘要: 学术综述是研究工作的起点,特别是开展一种新的史学研究之时,不仅需要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还需要对已有的相关学术成果进行把握,作为学术支撑。甚至可以说,新史...
鄭天挺(1899-1981)是中國著名的明清史專家,翻開任何一本有關中國20世紀明史研究概况的著作,①幾乎無一忽視鄭天挺的重要地位。但他對明史學界的獨特貢獻,在明史領域的獨到見解,...
葛兆光 【英文标题】Orthodoxy, Pedigree and History--Origin and Establishment of Thread of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作者简介】葛兆光(1950-),男,上海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历史系 教授,博...
内容提要: 在大清帝国的历史上,外部环境的因素十分重要。16世纪以来,资本主义时代所带来的变化,是根本性的、世界性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虽然尚不能影响大清帝国的建立,不...
内容提要: 20世纪后半叶,史学界本着民族平等的原则,就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展开讨论。80年代前讨论的重点是怎样理解历史上的中国,包括其涵义、历代疆域、民族、中原王朝和...
沙文汉 【作者简介】沙文汉遗作 【编 者 按】沙文汉同志是1925年入党的老党员,全国解放后,曾任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长、省人委副主席、省长等职。1957年他被错划为“右派分子”,...
(一) 在三分之二个世纪前,伟大的爱国者、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逝世。从那时到现在,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在进步的道路上艰难跋涉,迈出了重要的步伐。然而,无...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0岁生日之际讨论中国近代史学科60年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我认为,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发展需要在三个方面予以强化。第一是明确中国近代史的分期,第二是加强中...
内容提要: 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民族关系的调整方式也因此而与之相呼应。从中原王朝的角度出发,大致可分为制度性调整、战争方式调整。存在于民...
——中国传统史学批评的学术标准 ——南宋浙东学派的史学批评 ——中国传统史学批评中的“默会知识”观 罗炳良 周一平 蔡克骄 章益国 【英文标题】A Study on Ancient Chinese Historiogra...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指出,历史学正在经历“资料革命”(即“史料革命”),并强调“一部电影”也属于史料的范畴。人类进入网络时代后,数字化...
内容提要: 20世纪下半叶,史学界本着民族平等的原则,围绕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民族战争的性质、“和亲”的实质和作用、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的异同等问题展开讨论,作者简...
耿云志 【英文标题】The Developing Road of Chinese Modern Culture: Studying from the Roles the Conservative Played in Different Periods 【作者简介】耿云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