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语言是人类交往和交流的媒介。通过语言,人类不仅区分族群,形成族群的共同标识,维系族群的共同价值;而且人类还可通过语言与其他族群进行交流,增进相互间的沟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引领我国走出了一条兼顾经济与生态的新路子。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地处长江上游金沙江中段,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生态...
内容提要 :本文基于实地调查,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异地安置与适应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生态移民群体如何得到合理的异地安置,如何更好地融入和适应移入她的社会文化环境,是本...
内容提要 :社会资本是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资源通过行动主体的应用性实践而被投资并产生增值的过程即为社会资源资本化。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的...
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下乡,投资兴办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乡村产业,支持发展适合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种养业,是党和国家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部署。生态环境和特色文化是...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都强调崇尚自然、爱惜生...
摘 要: 我国北方草原牧区广泛推行的牧区城镇化政策,延续了中国长期形成的草原生态治理政策的定居化特点。牧区城镇化与草原生态治理的过程需要重新审视牧民的主体性地位,充...
内容提要 :中国陆疆大多数边境口岸坐落在乡镇和村庄,陆地边境口岸在陆疆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边境口岸发挥着交通枢纽和资源运输作用、传统和现代化产业支撑作用、文化...
内容提要 :族际交往有助于多族群国家实现社会整合和经济增长。本文聚焦我国西部地区的跨族群社会交往,探讨其能否增加社会资本、提升收入水平和促进族群交融。基于中国西部社...
摘 要 :民族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在2018~2019年的脱贫攻坚实践中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取得决定性成效,为2020年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了扎实基础。文章通过梳理...
摘 要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土家族在商业经济活动中形成了精益求精的生产观;诚实守信的经济道德观;重义轻利的义利观;诚信待人的诚信观;公平交易的交换伦理观等经济...
内容提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的扶贫与产业转移政策对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1986年开始扶贫,2010年开始产业转移,2016年明确提出产业转移是打赢脱...
内容提要 :本文借助社会资本理论探究民族作为社会资本的价值,通过社会资本与民族对话的展开,解读少数民族乡村共同体中民族作为社会资本的生成及载体价值,在推进国家治理体...
摘 要 :随着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最终实现,2020年以后中国社会的反贫困行动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后扶贫时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激发地方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改善脱贫人...
内容提要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了金融知识对民族地区贫困主体稳健脱贫的作用。使用工具变量控制了金融知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并考虑了民族地区社会网...
【摘要】向往美好生活、实现经济地位的提升,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离开家乡、涌入都市的主要动因。本文从分层与流动的视角出发,利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探究少数...
内容提要 :民族地区实施宅基地退出比其他经济较发达地区更加复杂和困难,民族地区宅基地保障功能强,退出的需求基础和经济基础薄弱,退出宅基地等同切断供养的血脉。因此,开...
内容提要 :旅游业作为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已获得广泛共识,但鲜有研究关注旅游产业依赖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门槛效应。基于中国75个民族自治县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
内容提要 :兴业指产业与就业的持续兴盛发展,众多研究表明偏远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面临“兴业难”的问题,原因为何?已有研究较少从政府扶贫角色视角思考。本研究选取凉山彝族自...
内容提要: 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中的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强调的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要瞄准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而生活长年困难的农村居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