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先生是我读美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时的导师。听到冯承柏先生去世的噩耗时,我们一家正在美国,我与国辉相对无语,无法相信这消息的真实。好像前不久打电话时,他老人家还颇有...
首都博物馆馆长郭小凌 【嘉宾简介】 郭小凌 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史专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曾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古代史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导,主要...
何玉红(西北师大历史系) 刁培俊(厦门大学历史系) 张邦炜,1940年4月生,四川省江安县人。1957年入兰州大学历史系,1964年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曾任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编...
我是在一个比较特殊的环境和背景之下走上中国哲学研究之路的。在这条路上有一些体会和感想,现在谈出来,与青年朋友共勉之。(http://www.tecn.cn) 一、基础教育 我于1938年出生在甘肃庄...
对于历史的研究,看了陈乐民先生的《欧洲文明十五讲》,才知道术有专攻,什么是饱学之士,对历史的吃透后才能登堂入室,我辈只是凭借三脚猫功夫对待,不入门径,而只是望院墙...
陈乐民先生年过七十,兼之身体不好,一直在做“血液透析”,后学如我本是不该轻易搅扰的。然则不久前先生的作品研讨会上,先生一番话却是几欲叫人心惊:“有人说我是‘上一代...
二十多年前,我在写《战后西欧国际关系》时,即时时想到一个问题:所谓“国际关系”或“国际问题”,放到社会科学里,能不能算做一门“独立的学科”?当时初建西欧研究所时大家的共识...
1 大概在1962年的上半年,陈方恪(彦通)先生突然对几位朋友说,上一天晚上打麻将,打了个三翻。他要请客吃饭。大家奇怪,麻将久不沾边了,何来“三翻”。师出无名嘛。他们本有...
题记:6年前的某晚,拙著《晚清政治革命新论》算是完稿,照例补写“后记”。是时环顾四周,只见书刊狼藉,卡片零乱;再望窗外,不知明月何处,惟有点点寒星在秋风萧瑟的夜空中...
追遠堂按:这是昨天本学期最后一课的内容,事先写了这份演讲辞,但并没有完全按照文本讲,有些内容忘了讲,另有些临时发挥的内容,也未增补。但课堂所讲基本上与这内容一致。...
《造形美术》,福尔倍著,钱稻孙译,商务印书馆1924 《神曲一脔》,檀德著,钱稻孙译,商务印书馆1924 《西域文明史概论》,羽田亨撰,钱稻孙译,1931 《从考古学上观察中日古文化...
自1978年我从滇黔桂交界的大山里跨入大学校园,转眼间在治学之路上已走过20多年了。 20年来我不敢说取得了多少成就,但却自知是走过了一条颇为特别的求索之路:一是涉猎面广,在...
北京大学吴小如先生的一篇短文《记两位老师的谈话》中,回忆林庚 先生(字静希)的一段谈话:“同静希师谈话是从当前师资青黄不接 的情况开头的。静老慨叹道:‘当年我在清华...
冯承柏教授逝世一周年了,笔者已有祭文《痛失知音——沉痛哀悼冯承柏先生》发表在2007年11月1日黄安年的博客上,现在转发罗宣博士的纪念她的导师文章。冯承柏先生的为人、为学是我...
人这一辈子,会认识许多人,经历许多事。但有些人远了,有些事淡了。可也有那么几件事,有那么几个人却像是永远就在你眼前,浓浓地影响着你的生活。一句鼓励,一些习性,一个...
严耕望(1916-1996),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最欣赏的弟子。他早年对中古政治制度史的研究,集传统考证史学与现代社会科学之大成。晚年“澹泊自甘,寂寞自守”,以一人之力...
这几天老是想写一篇关于张盛健老师的小文章,晚上打开臧老师的“西岳论坛”,转发了他的关于张老师的怀念文章。我也写一点回忆。 张盛健老师是我们的“世界中世纪史”老师,...
我与冯承柏先生的第一次相见是在美国。一九八二年我作为富布赖特学者,前往耶鲁大学从事美国外交史的研究。那年十一月下旬,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组织了十多位在美的中国学者,...
童书业先生是二十世纪我国著名史学家之一。他对先秦史、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史学理论、瓷器史、绘画史、思想史、历史地理以至中医中药学,都有深入的研究,尤精于春秋史...
《读书》十年,梵澄先生是联系最多的一位作者,——不仅是文章,也是书的作者。初识是在二十年前,那一天的日记记得很详细。当时的日记好像是有闻必录,到《读书》的时间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