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问题是政府间关系。随着80年代末中美关系恶化,双方在军人遗骸搜寻方面的合作也陷入了僵局。这一切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得到改善。
1996年10月2日,两个在广西猫儿山采药的中国农民潘奇斌和蒋军在悬崖断壁上发现了在二战中失踪的美军飞机遗骸,火速上报给政府。随后,中国政府将此事通报给美国大使馆,中美两国派出专人前往广西搜寻机组人员的遗骸。在海拔两千多米的大山野岭里,美国人和当地人一起用原始的农用工具,甚至用手挖土,最终找到了美军机组人员的遗骸。后来,中国探险家严江征带着80岁高龄的飞虎队老兵汉斯,穿越云南高黎贡山雨季的山岳丛林,找到了汉斯的队友于1943年坠毁在这里的第53号运输机残骸……“二战”飞行员遗骸工作成为了美军遗骸海外搜寻行动的突破口。同时,随着中国掌握的一批朝鲜战争档案解密,为战俘及战斗失踪人员联合调查办公处工作人员获知朝鲜战争期间中国管理的2000名被俘美国军人最终命运带来了曙光。
1996年,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在马尼拉和克林顿的会晤中详细讨论了美国士兵遗骸搜寻工作的合作事宜。2008年2月29日,中美两国国防部部长在上海签订合作备忘录,查找朝鲜战争前后美军失踪人员下落的工作全面启动。同年4月,美国战俘与战斗失踪人员联合调查办公处(DPMO)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就备忘录实施细节达成一致。战俘与战斗失踪人员联合调查办公处授权美国驻华大使馆,通过美国政府海外行政合作支持服务购买计划(ICASS),向中国国防部外事办公室每6个月支付7.5万美元,以帮助美国搜寻在华失踪的士兵遗骸。 英格曼希望45年前消失在南中国海的丈夫遗骸能够在中美合作搜寻背景下被找到,她相信“美军的传统是不抛弃每一个人。” ■
一个都不能少正是在“带每个人回家”这样的理念支撑下,除了与中国的合作,美国战俘与战斗失踪人员联合调查办公处在朝鲜、菲律宾、越南和老挝等国家坚持不懈地开展士兵遗骸搜寻工作。
为了顺利在越南进行遗骸搜寻,美国同意每年支付100万美元帮助越南建立自己的失踪士兵搜寻机构,作为回报,越南方面放宽了美国对越战中死亡失踪士兵档案的查询限制。
此外,在美国政府压力下,朝鲜曾经在1990年到1994年间向美国政府交付了208具美军遗骸。1996年,美国开始同韩国和朝鲜方面正式谈判,寻求在两国境内联合搜寻失踪美军遗骸。截至2005年,美朝在朝鲜境内进行过32次联合挖掘,共挖掘出美军遗骸二百二十多具,其中有20具已被证实是美军士兵遗体并已送还给他们的亲人。由于朝核危机,从2005年年底开始,美国在朝鲜境内的搜寻工作被迫中止。经过五年的停滞后,2011年8月,朝鲜终于同意让美国在朝鲜境内重启士兵遗骸搜寻工作。
然而,这仅仅是全世界失踪美军的一小部分,失踪美军的数字随着美国军队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的扩大作战随时在增加。搜寻小组成员美国人类学家安德鲁?蒂莱尔说:“我想,有人肯定会有这样的疑问,‘你们永远无法完成这项工作,那为什么还要开始?’有些事情不一定非要有个结局,重要的是将事情本身作为一个目标,只有这样,这些人的故事才会被人们铭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