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时序 >

中国历史体系新论(9)

http://www.newdu.com 2017-08-27 《文史哲》 田昌五 参加讨论

第三,就商业资本的流向和转化来说,也有三次循环过程。如前所说,中国商业资本主要有两个流向,大部流入国家财政,另一部分则流入土地买卖或转化为高利贷,其中转化为产业资本者甚微。这样的分流和转化共经历三次,所以在每一次循环过程的后期都出现了商人地主或官僚商人地主。各个循环过程所不同的只是商人地主的数量和商业资本转为产业资本的部分在比重上有所增加而已。
    第四,在赋役制度方面,每一次循环过程中都有一次重大的变革,这是和土地关系的循环过程相一致的。如汉魏之际赋役制度的变革,唐代后期的两税法,明代中期的一条鞭法和班匠银,都是显例。有些人根据这种变革对中国封建时代进行分期,自然有其道理。但这只是国有土地转化为私有土地后的产物,以此分期是不恰当的。
    第五,在阶级关系和民族关系方面,也有周期性循环变化的特征,最明显的如,在每一循环过程要终结时,由于各种社会矛盾的聚集,都会发生社会危机和社会大动荡;与此同时发生的就是民族危机和民族关系的更新与调整。再如,秦末农民起义、隋末农民起义、元末农民起义,或如出一辙,或相互雷同;而汉朝和明朝都是由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建立的。这难道只是偶然的巧合,不是一种规律性的反应吗?所以我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也有其周期性和重复性,据此可以把农民战争划分出阶段来。民族危机问题更是如此,所谓“五胡乱华”、宋辽夏金之争以至近代列强的对华侵略,明显地是周期性发生的。
    第六,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也有类似的变化。总的来说,中国封建时代的政治制度都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制度,而且我们可以说中国封建时代是官僚社会。但由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些循环性变化,也会周期性地出现类似的问题,如宦官专权、外戚干政、党争、军阀混战,等等。至于思想文化方面,如果我们把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作为三个里程碑,其发展的循环性和阶段性是非常明确的。
    总之,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我们都会发现中国封建时代的历史是循环式地发展的。所谓循环性,说的是各个阶段的重复性,而重复性即规律性。有些人以为说历史发展的循环性,就是什么历史循环论,这是根本错误的。古代社会的发展表现为文明中心的不断转移,这也是一种循环性,即文明中心不断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只有到这种变化能形成较为广阔的文明区域时,历史才会转入更高的发展阶段。世界上没有直路,历史的运动也不可能只是五步跳远。曲曲折折,反反复复,这才是正常的历史现象。当然,历史发展中的循环性和重复性并不是象一个印模扣出来的一样,丝毫没有变化。变化总是有的,所同者只是一些主要情节而已。例如,战国时期的授田制是将全部国有土地加以提封计算后将耕地进行分配的;从北魏开始的均田制是合并国有土地和私有土地按统一标准进行分配的,私有土地就算分配过了;辽金元时期的国有土地是到了明初通过屯田转化为私有土地的,原来的私有土地就不动了。但这种差别并不影响我们说的土地关系的循环过程。就国有土地和私有土地的互相转化而言,它仍然是重复发生的。当然,这种重复也不只是局部现象。有一位朋友问我,明初的屯田怎么那样多呢?我说,可能是国有荒地太多了。估计,那时的屯田约占总耕地的一半左右。局部现象也是有的,而且不在少数,不过这只是一个大循环过程中的小循环,我们不能据此划分历史阶段而已。而且,这种局部现象和土地关系的大循环运动并不矛盾,反而更加证明土地关系的循环运动是一条规律。
    中国封建时代的各个阶段是相互穿插衔接,不能截然划分的。从总体上说,中国封建时代的历史规律可以用三、二、一这三个数字来表示。三,即三次大循环;二,指汉唐两个高峰期和相继的两次低落期,简单说就是两高两低了;一,指的是宋代以后的经济文化中心转移到了南方,而政治中心则转移到了北方,昔日繁荣的黄河流域成了一条断裂带,简单说就是一南一北了。中国历史就是这样波浪起伏,不断向前涌进的。真可谓大开大合,大起大落,汹涌澎湃,曲折盘旋,蔚为大观。
    这是一个完整的自然历史过程,任何人为的分割,都会破坏这种历史景观。例如,魏晋封建论要按照欧洲的历史依样画葫芦,硬是把秦汉砍下来,划归古代社会。其结果,是把中国历史、特别是封建时代的历史画得斑剥陆离,不伦不类,非牛非马,大煞风景。如然,魏晋之后经南北朝出现了大唐盛世,而唐宋之后黄河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却一落千丈,诸如此类,应如何解释呢?可见,研究中国历史必须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出发,东施效颦,照搬套改,是不行的。
    统观中国封建帝制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不管说中国封建社会是长期停滞,或说是长期延续抑或缓慢发展,都是不对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有这样的地方,如秦汉以来的南方地区就是缓慢发展的,成都平原自秦汉以来有多大变化也很难说,但这只是局部地区的问题,属于社会发展不平衡性的范畴,不足以说明中国历史的全局。而且,这种局部现象也不足以证明所谓长期停滞论,因为长期停滞论是依据所谓亚细亚社会形态得出来并强加于中国历史的,而不是从中国的历史实际中抽绎概括出来的。按照这种说法,中国从来就是单一的农业经济,可是历代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中来自工商业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宋代占一半左右,这应如何解释呢?我们研究历史,只能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用自己都半懂不懂的辞句斧削历史,是不行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