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济学方法 从对《检讨》的反应来看,在一些学者心目中,经济学的方法主要就是统计学的方法。这 种想法不足为奇。希克斯说:“凡是一种历史理论可能适用的历史现象,从我们对其兴趣而 言,都可认为其具有统计学特征。经济史上的大多数现象(无论我们如何广泛地看),都确实 具有这些特征。我们要问的经济史的问题,大都涉及那些可以具有此特征的类别。”但是希 氏接着指出:“从本质上来说,这并非经济史与其他历史之间的差别”,因为“在史学的任 何分支中,我们都会发现自己在寻求统计学上的一致性。区别在于我们是对一般现象还是对 具 体经过感兴趣”(注:John Hicks,A Theory of Economic History,p.4.)。因此把经济学方法等同于统计学方法的看法是很不全面的。对于那些 可以获得大量数据的研究对象(注:例如王业键所收集的清代的米价数据、李中清所收集的清代人口数据,都数以十万计。),只有依靠统计学方法,才能进行研究。但是对于那些数据 不丰的研究对象,统计学方法就难以奏效了,因此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学方法对于古代经济史 研究并无多大用处。但是我们要强调:经济学方法决不仅只是统计学方法,而经济史研究中 可 以利用的经济学方法也有多种。在许多情况下,其他一些方法可能比统计学方法更为重要。 首先,经济学方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经济学为经济史研究提供了主要的理论框架。凯恩 斯说:“经济学与其说是一种学说,不如说是一种方法,一种思维工具,一种构想技术。” (注:转引自吴承明《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如果没有经济学提供的思维方法和构想技术,是无法进行经济史研究的。一些经济史学者 拒绝经济学理论,但实际上他们也在不自觉地使用某种理论。至于这些理论是否正确,他们 却并不去考虑。正因如此,他们往往在无意之中会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典型的例子如 亩产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在我国人口稠密的东部地区,自清代中期以来,由于可耕 地开 垦殆尽,增加农业产量只好主要依靠提高亩产量。不少学者囿于这种习以为常的观念,把提 高亩产量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惟一手段(注:在《检讨》中讨论劳动生产率时,我以粮食亩产量增加作为判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主要 指标。这样做的原因及其特定条件,拙文中已作了清楚的解释。有的学者忽视了我所作的说 明,从而对拙文产生误解,认为我所说的劳动生产率就是粮食亩产量。其之所以会如此,主 要原因即如上所述。)。而从经济学观点来看,亩产量与劳动生产率并 非同一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取决于劳动、资源、技术等要素相互关系的变化。在耕地资源 丰富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可以通过“广种薄收”的方法达到。相反,在劳动力供 给过多的情况下,亩产量虽然达到很高的水平,但却可能恰恰表现了“内卷化”(或“过密 化”)下劳动生产率的下降(注:伊懋可的“高水平平衡机制”和黄宗智“农业过密化”理论,都说的是这种情况。见伊 懋可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第16章,以及同氏The High-Level Equipment Tr a p:the Causes of the Decline of Invention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Textile Indu stry(in Mark Elvin,Another History-Essays on China from a European Perspective,W ild Peony,1996);黄宗智The Peasant Economy and Social Change in North China,第 8、9章,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以及同氏The Peasant Family Economy and R ural Development in the Yangzi Delta,1350-1988,第3、16章。)。 其次,从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出发,我们可以对经济史上的一些问题作出更为合理的判断。 例如在宋代江南,是否由于有了“最好的耕犁”(江东犁)和因“人多地少”导致的充足的劳 动力,就会导致“精耕细作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呢?(注:漆侠:《宋代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0、178页。在分析精耕细作的 发展问题时他还指出:“这种耕作方法除犁需要改进和增加鋫刀这个垦田利器外,还必 须有充足的劳动力,这两条缺少任何一条都是不能成功的。”)从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出发来看 , “精耕细作”指的是劳动密集的耕作方式,而江东犁则代表了一种节省劳动的技术。劳动力 的供给与劳动密集型的耕作之间通常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与节省劳动的生产工具之间 则通常是相互排斥的关系(注:大卫·勒旺(David Levine)对此作了明确的说明:“由于劳动便宜而且供给充分,人们 不愿进行资本投资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工资低,原始的生产技术仍是最有利可图的;低 水平的技术,导致劳动集约化。”见David Levine,Family Formation in an Age of Nasce nt Capitalism,Academic Press,1977,p.14。)。一般而言,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农民通常采用的是节省 土地的技术,而非使用节省劳动的技术(注:白馥兰也指出:“技艺趋向型”技术和“机械型”技术都能增加单位农田的产量,但前 者可视为土地的替代物,后者则可视为劳动的替代物。要在二者之间作出合理的选择,必须 考虑在一种具体的情况下,何种投入能够最大地提高产量(Francesca Bray,The Rice Econo my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in Asian Societies,pp.115,156)。)。农民在使用江东犁时,首先会计算使用的成本与 收益,并与被使用这种耕犁而被节省下来的劳动的收益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的结果是不合 算,那么就不会使用之(注:这一点,明末宋应星已说得非常明白。他指出:牛耕的效率大大高于人耕,但是在苏州 一带,“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亦便”(见《天工开物》乃粒第一 卷稻工)。)。此外,如果没有发达的农村工业,使用江东犁节省下来的劳力也 就没有了出路。在此情况下,农民为什么要使用江东犁呢? 再次,对于比较具体的问题来说,经济学方法也非常重要,舍此即难以进行研究。亩产量 问题是许多学者在读了《检讨》之后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这里我们就以此为例来讨论一下 使用经济学方法进行研究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