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时序 >

中国通史编纂百年回顾(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7 《史林》 王家范 参加讨论

张荫麟《中国史纲》(名实相符则应称《东汉前中国史纲》),是前面曾经说到的诸多“善始难终”中颇堪憾惜的一部未竟通史。(注:张著初以《中国史纲》第一册之名由浙江大学史地教育研究室初版于1941年贵州遵义,为石印本;同年重庆青年书店铅印本易名《中国史纲》上册,疑为盗版。1942年著者“添入”第9至11章(迄东汉建立),由浙 江大学再版石印。1944年青年书店再版铅印本,改名为《东汉前中国史纲》。后又有1948年正中书局版。1955年三联书店重印,称《中国史纲(上古篇)》。90年代后期始由辽宁教育出版社“新世纪万有文库”率先推出,后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收入“蓬莱阁丛书”。 笔者认识可参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之“导读”。近有周忱编选《张荫麟先生纪念文 集》, 收录有关事迹、回忆及评论文章较齐备。本文引用材料出于周书收录者,一般不再另注 ,仅以文后注明文章作者或篇名。)本书原是受国民政府教育部委托(一说受托于国防设 计委员会),为高中阶段编写的历史教科书。编纂筹备至少应始于1934年下半年,可由 《大公报》9月28日刊出《关于“历史学家的当前责任”》出台教材编写的初步构想并 征求学界合作佐证。次年同报又发表《中学本国史教科书编纂会征稿启事》,正式公布 《高中本国史教科书细目》,有四卷八十章,起自石器时代,迄止新文化运动,最后一 章为“近三十年的中国与日本”,已经预感到民族危机的逼近。原计划由吴晗、千家驹 、王芸生分任唐以后各章主笔,由张氏综合统一定稿,终因国难等诸多原因,仅张氏第 一卷进入写作阶段,且辗转于浙江、云南,至贵州遵义始问世,历时6年有余。此后, 荫麟转攻宋史卷,但仅撰写三章(第三章亦未完),不幸英年早夭,《中国史纲》宋史卷 随之远去,令人有伤逝之感。
    张荫麟自广东考入清华学校,二年后即因发表与名师梁启超驳难一文惊动京华,那时才18岁。此后著译活跃,涉猎面很广,为学界所瞩目。清华结业后,负笈去美国攻读哲学、社会学,然而心志始终在“国史一途”(《与张其昀书》)。返国不久承傅斯年之荐,毅然抛却手头诸事,全力以赴执编通史。张氏既有国学根底,又对西方历史哲学有深入而独立的理解,专致心力熔冶哲学、社会学于历史学,在新史学界实在称得上是罕有的“天才”,思辨领风气之先,由他来编著通史,自然会别开生面。(注:近代中国网(www.china1840-1949.com)2002年刊有李洪岩《史家张荫麟之生平与史观》一文,对张氏史学思想及其源流作了较详尽的梳理和解析,与台湾黎华赵文(见前注)略有异同之说。李文关于张氏的历史哲学对黑格尔决定论、目的论不表赞同,史学认识论则有新康德主义的色彩,以及主张史学亦是艺术的评述,笔者均表同意,然张氏这些历史认识实领20世纪风气之先,至今仍有价值,此与李先生认识略有小歧,特揭出就正于李先生。“天才”一语出诸钱穆、谢幼伟等人赞词。张氏天份之高,殆无疑义。)
    张氏少年得志,锋芒毕露,短短20余年治学生涯,四面出击,著译文采斐然,三四十年代锋头之健,今日后生听来已像“开元故事”。但他真正传世而久为学界称颂的,就数这部不及半壁天下的《中国史纲》。顾氏《中国当代史学》对该书褒扬有加,钱穆先生的推崇更是言重如山:“张君天才英发,年力方富,又博通中西文哲诸科,学既博洽,而复关怀时事,不甘仅仅为记注考订而止。然而中国新史学之大业,殆将于张君之身完成之。”(《中国今日所需要的新史学与新史家--本文敬悼故友张荫麟先生》)“复关怀时事”一语,涉及张著通史的“春秋大义”,还需用1933年3月张荫麟写给张其昀的信略作补注。在信中,他说:“国史目前诚无使人乐观之余地,然吾人试放远眼光从世界史趋势看来,日寇之凶焰决非可久者。然中国否不极则泰不来,且放硬心肠,伫候大河以北及江海沿岸之横遭蹂躏可耳。历史上腐化之时代而能为少数人道德的兴奋所转移者,殆无其例,必有假于外力之摧毁,摧毁之甚而不至于亡则必复兴。”这段一般人听来颇不合时宜的乖论,非出于对历史有深刻体验者不能道此;而此种体验渗透在整部《中国史纲》文字背后,若没有相当社会阅历者,亦很难心领神会。
    张氏《中国史纲》能跃出当时三十余部通史著作方城,得到格外的垂青,是因为读者普遍惊羡它文笔流畅粹美,为其运思遣事调度自如、举重若轻的功力所倾倒。全书以“说故事”的方式从容道来,不仅无颉刚先生所揭通史枯燥乏味的痼疾,读来悠然轻松,又有一种艺术享受的愉悦。
    张氏之后,与之可媲美者,唯范文澜,然议论成分已经外露;随后就继之者乏人了。笔者多年来有一种莫名的感触,假若此项写作风格竟成了中国通史编著的“史家绝唱”,这是同业人士的莫大悲哀。然而,假若误读了张氏叙述历史方式的深意,把“说故事”看浅了,不经心地随便用去,也会画虎不成反类犬。张氏在《关于中学国史教科书编纂的一些问题》中特别申述:“我们并不想把自己的目的和史观放在这部书的前境(fore ground);我们要使自己的目的和史观在这书中成为‘有若无’……最能达到目的的方法是不使人觉其有目的,最真确的史观是能与事实融化于无间的史观,此固可为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短短数语,意味良苦,其中“有若无”最是境界。“叙述”非但不是无所用心,而是更须煞费苦心。这里,除了显露他有关历史学也是一门艺术的特见外,更重要的是,对“科学主义”的怀疑,以及对历史决定论、历史目的论的摒弃,使他倾向于历史是一种“自然”,强调“贯穿史材之最好线索是事实本身的脉络”,与事实融化无间的叙述方能显现历史的“真境”。正是编写者对历史观察的特有立场和方法,才引导出《中国史纲》写法的不同凡响,后人需细细咀嚼才是。(注:百年过去,这一做法近来为“后现代史学”偷得,许多人以为“历史生命”有了另一种显示法,特感新奇,其实它是历史学始祖的“返老还童”。在笔者看来,历史叙述法与历史解析法各有长处,鉴于近代以来国人往往重新析而轻叙述,张氏的实践才显出特别之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