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东观汉记》初探(上篇)(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文史》 吴树平 参加讨论

刘珍,又名宝,字秋孙,南阳蔡阳人。少好学,永初中为谒者仆射。延光四年(公元125年),拜宗正。明年转卫尉,卒于官。《后汉书》有传。刘騊{K18C02.jpg},临邑侯刘复之子,有才学,其事散见《后汉书》北海靖王兴、胡广、张衡、刘珍等传。李尤,字伯仁,广汉雒人,少以文章知名。和帝时,侍中贾逵荐尤有司马相如、扬雄之风,召诣东观,拜兰台令史。安帝时迁谏议大夫。顺帝时,官乐安相。《后汉书》有传。刘毅,北海敬王睦子,建初二年(公元77年),封为平望侯。少有文辩,元初元年(公元114年),上《汉德论》和《宪论》十二篇,安帝嘉之,赐钱三万,拜为议郎。《后汉书》有传,但所记事迹疏略,《北海敬王睦传》、《和熹邓皇后纪》亦敍及其事。伏无忌,伏湛玄孙,伏晨之子,博学多识,顺帝时为侍中、屯骑校尉。其事散见《后汉书》伏湛、邓騭等传。黄景仅见于《后汉书·伏湛传》,从中知道他在永和年间为议郎,又据《史通·古今正史篇》,知道他又曾官谏议大夫。
    刘珍卒于顺帝初年,李尤也卒于顺帝时,既然伏无忌、黄景受命修史是在刘珍、李尤卒后,那么,伏无忌、黄景修史显然是奉顺帝之命。他们负责撰写的《诸王》、《王子》、《功臣》、《恩泽侯表》、《南单于》、《西羌传》,《地理志》,似应脱稿于顺帝时期。
    经过刘珍、伏无忌等人的相继努力,完成了建武至永初一段东汉历史的编写工作。从类目上看,包括了纪、传、表、志,班固等人创立的载记,也可能保留了下来,体制已经相当完备。后来《东观汉记》能够发展成记载东汉一代历史的史学巨著,刘珍等人所作的贡献是极为重要的。他们继往开来,承前启后,总结和吸取了班固等人的成果,又经过他们开创性的劳动,系统地把光武帝至殇帝的一段东汉历史,以纪传体的编纂方法,勒成一编,为后来续补《东观汉记》奠定了基础。
    与刘珍同修史者,旧说中有的认为还有张衡。如《玉海》卷四六云:“安帝永初、永宁间,刘珍、騊{K18C02.jpg}、张衡、李尤等撰集为《汉记》。”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史通》有不少关于《东观汉记》的记载,没有一处提到张衡与刘珍共同修史的事情。《后汉书·张衡传》云:“永初中,谒者仆射刘珍、校书郎刘騊{K18C02.jpg}等著作东观,撰集《汉记》,因定汉家礼仪,上言请衡参论其事,会并卒,而衡常叹息,欲终成之。及为侍中,上疏请得专事东观,收撿遗文,毕力補缀。……书数上,竟不听。”李贤注引张衡表云:“臣仰干史职,敢徼官守,窃贪成训,自忘顽愚,願得专于东观,毕力于纪记,竭思于补阙,俾有汉休烈,比久长于天地,并光明于日月,炤示万嗣,永永不朽。”看来刘珍等人是想让张衡参加东观修史,事未果,刘珍去世。后来张衡上疏请求“专于东观,毕力于纪记,竭思于补阙”,但是,他的请求没有被接纳。张衡表中有“臣仰干史職”一语,容易被人误解为张衡曾有事于东观,其实这里所说是指他拜官太史令,并不意味着他在东观为史官,参加修史工作。⑦《史通·覈才篇》云:“文之与史,较然异辙。故以张衡之文,而不闲于史,以陈寿之史,而不習于文。”张衡未曾侧身东观修史,此亦可为一证。
    桓帝在位时期,《东观汉记》的内容又有所扩充。《史通·古今正史篇》记载:“至元嘉元年,复令太中大夫边韶、大军营司马崔寔、议郎朱穆、曹寿杂作孝穆、崇二皇及《顺烈皇后传》,⑧又增《外戚传》入安思等后,《儒林传》入崔篆诸人。寔、寿又与议郎延笃杂作《百官表》,顺帝功臣孙程、郭愿及郑众、蔡伦等传。凡百十有四篇,号曰《汉记》。”这次续补工作,主要是增加人物传记,所提到的类传《外戚传》、《儒林传》都是前已有之,而崔寔、曹寿、延笃撰写的《百官表》,则是新创立的。关於“孝穆、崇二皇”,浦起龙《史通通释》注云:“当作‘献穆、孝崇二皇后’。”浦说纯属误解。献穆皇后名节,为献帝之后,系曹操的中女。据《后汉书·献穆曹皇后纪》记载,献穆皇后卒于魏景元元年(公元260年),此时崔寔等人墓木已拱,是无缘为献穆皇后作传的。考“孝穆、崇二皇”五字不误,“孝穆”即河间孝王刘开,桓帝之祖。“崇”即“孝崇”,因与“孝穆”连文,所以省一“孝”字。“孝崇”谓蠡吾侯刘翼,桓帝之父。《后汉书·桓帝纪》载:本初元年闰六月,质帝卒,桓帝即位。“九月戊戌,追尊皇祖河间孝王曰孝穆皇,夫人赵氏曰孝穆皇后,皇考蠡吾侯曰孝崇皇。”因为河间孝王开、蠡吾侯翼的位号是桓帝追尊,所以崔寔等人修史时作传而不作纪,这也符合史学常例。《史通》云崔寔等人作《郭愿传》。考《后汉书》无此人。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辨证》中认为“郭願”乃“郭镇”之误。此说是正确的。安帝卒,围绕着顺帝的废立,上层统治集团的矛盾熾热化,大长秋江京、车骑将军阎显握有实权,反对顺帝继位,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在消灭江京、阎显势力,拥立顺帝的过程中,宦者孙程起了重要作用,以孙程为首的宦者杀死了江京。与程同功者尚有中黄门王康、黄龙、彭恺、孟叔、李建、王成、张贤、史泛、马国、王道、李元、杨佗、陈予、赵封、李刚、魏猛、苗光、长乐太官丞王国十八人。⑨这些人在《东观汉记》中都有记载,《后汉书·孙程传》李贤注云:“《东观》自此(指孙程)以下十九人,与程同功者皆敍其所承本系。盖当时史官懼程等威权,故曲为文饰。”此可为确证。于宦者外,顺帝功臣尚有一批士人,在这批士人中,以尚书郭镇的功劳为最。《太平御览》卷三五二引《东观汉记》云:“孙程与王康等斩江京等,迎立济阴王,是为顺帝。阎显弟景为卫尉,从省中还外府,收兵至盛德门。尚书郭镇率直宿羽林出,逢景,景因斫镇,不中。镇剑击景堕车,左右以戟又其胸,擒之,送廷尉。”阎景被擒,当夜死去,阎显遂失去反抗能力,立刻被侍御史收送狱中,于是最后扫除了反对顺帝的势力。⑩顺帝执政后,“太传、三公奏镇冒犯白刃,手剑贼臣、奸黨殄灭,宗庙以宁,功比刘章,宜显爵土,以励忠贞”,(11)遂封为定颍侯。剷灭江京、阎显势力的首功人物,宦者中首推孙程,士人则首推郭镇。崔寔等人为顺帝功臣修传,必然以孙程、郭镇二人为先。所以,《史通》所说的崔寔等人为之作传的“顺帝功臣”“郭愿”,肯定是“郭镇”之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