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荀子与史学批评(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 赵俊 参加讨论

其一,如果一种学说不能分辨是非,不能判定曲直,不能辨别治乱,不能研究做人之道,那么即使精通对人也没什么益处,不精通对人也没什么损失。--反过来说,肯定某一种学说的基本标准有四条,即“分是非”、“治曲直”、“辩治乱”、“治人道”。这也是荀子对于辩说功能的基本看法。
    其二,不具备上述四项功能的学说、辩说,只不过是钻研怪说,玩弄奇辞,用来相互扰乱罢了。
    其三,“乱世奸人之说”的具体表现有:
    “强钳而利口”--强力压制别人讲话而自己狡辩。
    “厚颜而忍诟”--厚着脸皮忍受别人讥讽。
    “无正而恣睢”--不循正路而恣意任情发挥。
    ----------------------------------------
    注释:
    ①上引均为《荀子·非相》。
    ②③④《荀子·解蔽》。
    ----------------------------------------
    “妄辩而几利”--狂妄诡辩而谋求私利。
    “不好辞让,不敬礼节,而好相推挤”--不懂得谦辞退让,不敬重礼义节操,却喜欢相互攻击排挤。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百家争鸣之时,除了后世熟知的诸子群英,还有一些“治怪说”、“玩奇辞”的“乱世奸人之说”,可谓鱼龙混杂。而且这些以诡辩谋私利的人还为数不少,具有相当能量,“天下之治说者,方多然矣。”
    正因为在辩说中存在着尖锐对立的是与非、正与邪、大道与私利之争,荀子特别强调辩说中君子品格之重要,“传曰:析辞而为察,言物而为辨,君子贱之。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这里提到的君子两个“贱之”,一是针对辩说中的不正当手法,一是针对辩说中违背圣王之制准则。即:玩弄词藻而自以为明察,谈论事物而自以为很有辨别能力,君子轻视这样的人。这是第一个“贱之”。某些人自恃见识广,记忆力强,却不遵守圣王之制,君子也轻视这样的人。这是第二个“贱之”。
    (3)纠正辩说中之偏差
    由于旬子有丰富的辩说实践,有着辉煌而曲折的经历,因而对辩说中的偏差也很关注,经常予以批评。
    偏差之一是辞藻华丽。荀子曾举若干种现象,视为乱世的特征,“乱世之征,其服组,其容妇,其俗淫,其志利,其行杂,其声乐险,其文章匿而采,其养生无度,其送死瘠墨,贱礼义而贵勇力,贫则为盗,富则为贼,治世反是也。”世风与文风、辩风是有内在联系的,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下降,风气不正,各个领域、各类人等也都会显示出浮躁、取巧、奢华的品格--服饰上轻浮艳丽,打扮上像妖治女人,风俗上淫乱,心中追求财货,行为杂乱,音乐邪僻,文章语言鄙恶而辞藻华丽,消费没有节制,丧礼则过分简陋,轻视礼义而崇尚勇力,贫穷就去偷盗,富足就去害人。
    而在天下大治的社会,恰好与上述各种现象相反。可见,荀子所喜欢的文风、辩风是质朴笃实,是对辞藻华丽的否定。
    辩说中需纠正的另一偏差是荒诞。
    荀子强调“君子言有坛宇”,即君子在言谈辩说时,说话要有一定范围界限。不能讲无根据的话,不能讲违背道德准则、政治准则的话。
    “道过三代谓之荡,法二后王谓之不雅”①。是说超过夏商周三代的根本原则叫渺茫,背离后王叫做不正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