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胡门问学记——胡思庸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祭(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郑永福 参加讨论

    

1.入学遇冷淡
    三十五岁到开封,师从毛健予、胡思庸、荣铁生三位老师学习中国近代史。1979年9月初报到,时胡先生在京师人民出版社,修订中国近代史新编书稿。毛先生对我说:导师三位,你主要跟胡先生研习中国近代思想史。先上政治理论和外语课,等胡先生归来再给你做专业学习的具体安排。
    一等一个多月。胡先生从北京回来了。我们在教研室第一次见面,我满心欢喜和期待,可先生只说了一句话:“来了,好。主要靠你自己学了”。说完,转身走了。我心中涌现出一种莫名的失落。几天之后,又在教研室见到先生,有如下一段对话:先生问;“今年多大了?”答:“三十五”。问:“读过《三字经》吗?”答:“读过是读过,背不下来了”。问:“《三字经》中有一句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记得吗?”答:“记得。”问:“什么意思?”我沉默不语。先生说:“意思是二十七岁已经晚了。你快三十七了,努力学吧”。先生一脸严肃,又转身走了。我一时茫然。
    2.“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
    入学时先生对我冷淡,有多方面原因,一和先生性格有关系,二是文革中学生胡乱批判老师使他产生戒心。还有,他有意要试探我是否下了认真学习的决心。有一件事,是比我高一个年级的研究生魏天安学兄亲自对我说的。当初我参加面试前,胡先生要去北京,不能出席。在系办公室他对毛健予先生说:“这个考生(当年中国近代史专业只有我一个人过了录取分数线)来了后要好好面试。当上了中学校长,又是中共党员……”说话时天安兄恰好就在旁边,这也是先生没把话说完的原因吧。我理解胡先生的潜台词是:你当上了校长(粉碎四人帮后我任大庆第十七中学----今五十四中学副校长,不是校长),又是党员,当你的官去呗,能真心想读研吗。据田海林同门讲,胡先生曾和他说,郑永福我考验了他好多年!田说,三年。先生云,岂止三年!当然,这是后话。“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这一诗句,胡先生当着我的面自言自语念叨过不只三次,可为佐证。
    3.“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次日,先生正式给我布置学习任务:读四书五经,先读四书,好懂。五经不好读,找好的注释本或注译本看。接着说,知道为什么吗?研究近代史,不能不管古代,近代是从古代来的。要补课,从先秦开始。下学期,要选修中文系赵天吏先生的《说文解字》研读,于安澜先生的文字学讲座。先生以《中庸》上的这句话告诫我:“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意思是说,做人做学问都是一个理,要刻苦努力,积极向上,平静地对待结果。做任何事都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要扎扎实实地去做。此后,“小人行险以侥幸”这句话先生跟我说过多次。教育我做学问从打好基础做起,不要存在侥幸心里,不要匆匆忙忙急着发表文章。先生是真心为我好。但不为“时风”所动很难,先生也有为自己坚持的原则为学生着急的时候。1985年,河南大学启动教师职称评定工作,有发表论文要求。先生急了,赶忙找到我,说,要评职称了,人家有的人(指与我差不多同时毕业留校的同学)写了好几篇文章,你怎么样?我心里说,你不是不让我急着发表文章吗?怎么现在调子变了?但表面上平静地说:我也发表了好几篇了,先生才放了心。以后我多次和我的研究生、博士生说过,本不该急功近利,所谓“板凳要做十年冷”,但我是俗人,要申报职称,要提级,要申请住房,不急功近利什么结果?需要多大的“定力”?在当今的形势下,只能是不要越轨,不要太过份是了。
    4.先生穷追不舍,学生不敢贸然回答
    此后,先生给开讲鸦片战争。布置我必读书是姚薇元先生的《鸦片战争史事考》,中国史学会丛刊本《鸦片战争》。每隔三两天见面一次,或在教研室,或在先生家,汇报读书体会,聆听先生指导。一次,先生问:“布置的书之外,还看了什么书?”答:“看了金安清的《水窗春呓》。”先生一连串发问:你看的《水窗春呓》是哪个版本,什么书局出版,哪年出版,读了后你认为该书最有价值的史料是哪些?此后,每见先生,问起最近读了什么书,我大都不敢轻易回答,怕的是先生穷追不舍,问得我狼狈不堪。先生知我有在中学教书的历史,一次突然问我,中学教学中强调什么?我随口说,强调“三基”,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技巧。并说,可能大学不谈这些了。先生说,大学也要讲基础,要打好基础,基础不好,别的就谈不上了。
    5.第一次受到表扬
    有意思的是,没过多久,关于《水窗春呓》作者金安清事,先生第一次表扬了我。事情是这样的。时先生家住在河南大学西门外的几间破旧的房子里。房子破旧且不论,还小。先生子女多,先生的岳母也住在那里,实在逼仄。隔扇是用秫秸为料,抺上白灰为之,有的地方已经露出秫秸杆。房子是南房,南向有个小窗户,是不能打开的,因为后院的住户养了羊,气味很浓。在搬到教授楼之前,先生是无法在家中写作的,晚上经常到教研室看书写文章。我平时白天到图书馆看书,晚上到教研室学习。一段时间内,晚上我和先生经常在教研室见面。那时先生主要做两件事,很紧张:一是修订《中国近代史新编》书稿,一是酝酿关于林则徐手扎的一篇文章。我们各自干自己的事。每当先生干活累了,要休息一下了,便将手中的笔往桌上一扔----夜深人静声音显得很大,我知道,这时候胡先生要给我“开讲了”,讲专业知识,讲对一些学术问题的思考,兴致好,这种讲学可持续一两个小时。一次先生正酝酿撰写《林则徐手札十则辑注补证》一文,休息时即给我谈起这方面的内容。该文章是对故宫博物院院刊刊登的一篇文章的订正和补充。该文将文献中的金安清误判为刘斯嵋,因为两人的字相同。先生一时想不起金氏的字,便突然问我,金安清的字是什么来着?我说:眉生。先生大悦,说,你记性太好了!接着说,此眉生非彼眉生啊!不久先生将这篇论文寄给故宫院刊,院刊回信云,只愿意摘登一部分,先生不同意,后在《近代史研究》1980年第4期全文发表。
    6.林言椒对我说先生“迂腐”
    谈起《中国近代史新编》上册书稿的修改,有一件事不能不提。先生慎之又慎,其它作者撰写的部分早就交稿了,先生撰写的鸦片战争部分却迟迟不交,还在不断完善。人民出版社的有关同志很着急。后来林言椒先生曾对我说,你的老师哪都好,就是有点“迂腐”!此处说的迂腐,主要是指先生怕书稿有失误,不停地修改补充,以至拖累全书迟迟无法付梓。几年后,当我笑着谈起林先生对我说的话时,先生严肃地对我说:“出版了,白纸黑字就改不了了。写书不可能尽善尽美,都会有错,但应该对读者、对自己负责,将错误减少到最低限度。”新编第一册出版后,人民日报理论版发表署名书评,谈到该书亮点时,举的主要例子大部分出自先生撰写的内容。
    7. 80分就是高分了
    第一学期结束。我的作业是关于三元里抗英斗争的领导人问题,实际上是听先生讲课的一点体会。次年正月返回开封,将作业交给先生。先生说,我假期里也写了篇这方面的文章,拿回去对照你写的仔细看。我看了先生的文章后,汗颜之外,收获大矣。先生对我说,你的作业我给你80分。80分就是很高的成绩了。后来毛健予先生和荣铁生先生各教我一门课。毛先生告诉过我,胡先生对他说,你给永福打的成绩应该比我的那门高一点,因为他已经学习了两年了。再说,别的专业研究生成绩好象都 比较高。
    8.先生又表扬了我一次
    第二学期,先生给我讲太平天国。开的书主要有丛刊本《太平天国》及《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一次在教研室和几位老师闲聊,聊到社会上发财等话语,我当时正读有关史料,随口而言:“小富由勤大富命”、“富儿当权,豪杰绝望”。先生很高兴,云,不错,认真读书了。前者为洪秀全《原道救世歌》中说的,后者是洪秀全《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中的话。先生脸一沉又问我:“丛编简辑”中的能静居日记看了吗?答,浏览一过。问:“其中赵烈文怎么评价洪仁玕《资政新篇》的?”答:我背不出原话,记得大意是,赵看完该书后说,看来贼中不是无人,资政新篇中的许多内容,稍加变通,便可实行。先生表扬了我一句。向先生问学十数载,先生当面表扬我不超过四次,这算其中的一次。
    9.天奖老师讲课不许笑
    

学习太平天国时,先生特意请研究太平天国的专家之一王天奖先生给我讲相关专题。先生对我说,只有一个要求,不许笑――因天奖先生口吃,不擅长讲课。得知这一课效果不甚好后,先生说没关系,我给你重讲。我跟先生学习太平天国史,整整一年,也读了一些书,常得先生耳提面命。先生是学界太平天国史研究的知名专家,但我却在这个领域始终写不出一篇象样的论文。至今想来愧对恩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