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粤诗中呈现的岭南盐业(13)
四、歌谣中所展现的广东盐业 此外,历代方志中也有为数不多的民谣,却真实而全面地反应了古代广东盐工的生活: 盐丁叹 旧志 漫叟 煎盐苦,煎盐苦,煎盐日日遇阴雨。 爬赚打草向锅烧,点散无成孤积卤。 旧时叔伯十余家,今日逃亡三四五。 晒盐苦,晒盐苦,皮毛落尽空遗股。 晒盐只望济吾贫,谁知抽算无虚土。 年年医得他人疮,心头肉尽应无补。 公婆枵腹缺常霍,儿女遍身无全缕。 场役沿例不复怜,世间谁念盐丁苦。 盐丁苦事应难数,豪商得课醉曰歌,总摧得饺歌且舞。 盐丁苦,盐丁苦状类圈羊,群恶宣骄猛如虎。 何时天悯涸辙鱼,清波一挽沧溟溥。 上述出自康熙《新安县志》卷十二的民谣,真实地反映了盐工生活的苦况:从事煎盐的盐丁已经非常辛苦,而天公也偏偏不作美,天天都是阴雨天。盐丫们不得不爬鹻上山打来野草来烧盐锅,然而空忙乎一场而无法成盐,“点散无成孤积卤”;由于劳而无获,所以,盐丁们大批逃亡,“旧时叔伯十余家,今日逃亡三四五”。而从事晒盐的盐工,其生活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长期艰苦的重体力劳动,使得他们“毛皮落尽空遗股”。本来从事晒盐只是希望改变自己贫困面貌,谁知朝廷抽税无孔不入(“抽算无虚土”)。结果盐工们是“年年医得他人疮,心头肉尽应无补”,即年年辛苦却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用自己的心头肉去填补别人的疮伤。以致于盐工家中老父老母(也应包括盐丁夫妇)、妻子儿女食缺家常餐饭、衣无完整布匹(“公婆枵腹缺常湌,儿女遍身无全缕”)。盐丁们如此穷困,而朝廷仍然是照章纳税,对盐丁的困境毫无冷惜之心(“场役沿例不复怜”),所以他们发出“世间谁念盐丁苦”的浩叹。盐丁们痛苦的情事应该数也数不清,而豪富的盐商和总摧们得到盐课却是醉歌狂舞。盐丁的痛苦状况类似圈中的羊,而以豪商和总摧为代表的黑恶势力却是骄横跋扈、凶猛如虎。最后本歌谣发出这样的呼喊:什么时候苍天怜悯如同处于干涸车辙中之鱼的盐丁们,一挽大海中的清波,普降甘霖于寰宇(“何时天悯涸辙鱼,清波一挽沧溟溥”)? 本民谣显然咏唱的是沙井的归德盐场。归德盐场始设于北宋时期,到了南宋和元代,已发展成为广东十三大盐场之一【63】。至明代,朝廷于臣上村(今深圳沙井大村内)设立了盐课司署,后来虽经改朝换代,盐场仍保持一定规模,直到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才被正式裁撤。【64】 同样出自康熙《新安县志》卷十二的江振沛【65】的《鹾海谣歌旧志》,更因其多方面反应了盐丁们的苦难生活,所以作品一面世,就被当时人广为传诵: 遐陬赤子难衣食,砍山煮海劳筋力。 煎熬辛苦无奈何,徒思出作而入息。 场户逃亡代破偿,县当里甲纳秋粮。 饥寒切骨谁怜悯,憔悴一身当县场。 夫妻劳勚生息少,形枯精耗多殇夭。 聚敛惟拘足额求,摧科政巧多流殍。 岂知水接东西江,则坏国初赋有常。 一丁岁办二小引,户有三丁共贴帮。 条科罪犯煎盐律,役满宁家应计日。 盐丁生本是平民,终日煎办无优恤。 县籍秋粮科灶田,场单据亩又税盐。 灶盐两税丁重役,例免瑶差杂泛编。 困穷救死常不赡,重敛横差欺莫办。 累朝恩例付空言,吏缘为奸遂成渐。 逼迫纷更损大和,忽惊地底出双鹅。 奸雄相率偷生计,岁岁潢池频弄戈。 廉明赖有东湖老,援拯深恩同再造。 类编恩例恤盐丁,玩法群奸尽除扫。 天假临场鲜侍御,痛察盐丁发深虑。 奏将盐引减价银,焦枯重喜逢甘雨。 馀生复逢林宪佥,职司盐法重垂怜。 摅忠再为医民瘼,奏疏详明达席前。 聪明览奏应矜惕,轸念舆情生感激。 钦承真切转鹾司,务令残喘除心匿。 奈何行法遇非人,自叹盐丁生不辰。 户口伪增为足额,混差民灶不相分。 重磨叠害因消索,悍差催盐如虎恶。 冻雀何心恋纥干,愤飞都向生处乐。 逃移接踵嗟时变,势若千钧悬一线。 比邻无复报晨鸡,荒林每见巢春燕。 严霜凛烈转阳春,玉烛春台郑父心。 洞炤闾阎回死力,讴歌从此遏呻吟。 肺肝铭缕思公德,入觐枫宸应指日。 心悬烛影逐双旌,口碑咸海千秋勒。 愿公报政早迁乔,薇垣亟返使星轺。 甘霖大沛苏群搞,试釆重生赤子谣。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