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弘治、正德时期东莞籍寿星诗人,心学大师陈白沙(献章)【17】(1428-1500)之高足林光(1439-1519),赋《赠冯廷伯佥宪赴岭南专督盐屯之政》诗云: 玺书遥捧向炎方,半是阳春半雪霜。 鹾政应谙罗强弊,戎屯看抑并吞强。 汉廷尚屈桓宽策,岭峤何疑陆贾装。 图像还期终剧论,送君归梦绕吾乡。【18】 从此诗可以看出明中期在岭南有“屯盐”之政,似乎跟土地兼并日甚一日一样,朝廷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向岭南直接派检察官员专门监督官军抑制兼并盐田(“戎屯看抑并吞强”),而派去的管理盐政的官员也应当熟悉当地盐政的弊端(“鹾政应谙罗强弊”)。 而成化时期曾任广州府学提举的保昌(今南雄)诗人陈进,赋《温炎泉脉》诗云: 祝融何处更钟英,双井灵泉秉日精。 金燧煙荧从地伏,银床鼎沸自天成。 鸡鸣畅谷波初溢,盐熟蚕丛焰欲生。 若使唐宗游赏及,玉龙岂独置华清。【19】 此诗记载了当时可能在今粤北地区发现了温热盐水泉,看来当时已完全掌握了通过煎煮以提取盐水泉中盐份的技能,不然何来“盐熟”之辞呢(“盐熟蚕丛焰欲生”)? 主要生活在成化、弘治时的东莞榜眼诗人刘存业(1460-1506)【20】有逸诗曰: 雨飞不带云(言戽水淋沙如无云自雨也), 日烈方凝雪(言日色之烈则盐花拥地白如雪也)。 井滴无源泉(言漏管如泉下井,非有源也), 竹铸牢盘铁(言盐锅以篾当铁也入 茅藏蓄水池(漕木木池而有畏水,故覆以茅也), 屋发隆寒热(言盐灶火气薰蒸,虽极寒,亦必汗流而热也)。 目不见舆薪(言柴烧既尽也), 始看汤波竭(言卤乃成盐也)。【21】 此诗生动形象地记录了东莞盐丁生产海盐的全过程,如实反应了盐丁劳作的苦辛: 东莞盐丁制卤的方法是刮土淋卤法。首先筑盐田,以之堆积将要晒的盐沙,盐田边以沟水围之。盐丁每天从沟中向沙田戽水,好像无云之雨,诗的首句即描写此情景。经此劳作,盐田冒出盐花,雪白的盐花在烈日的照射下宛如凝雪(“日烈方凝雪”)。随后为淋卤。“井滴无源泉”是指流人卤井中的卤汁如无源之泉。卤汁需防水冲淡,所以槽、井皆以茅草遮蔽,故而说“茅藏蓄水池”。卤汁经检验浓度合乎标准,就可以煮盐了。煮盐所用锅一般叫“牢盆”【22】,多用生铁铸造,而广东却多用竹篾制成,故云“竹铸牢盘铁”。煮盐前,盐丁用茅草搭草寮将灶密蔽,即是颈联对句首字的所谓“屋”。虽处隆冬之中,屋内盐丁仍然热汗淋漓(“隆寒热”)。尾联说柴薪烧完后,水尽而盐成。 本诗是难得一见的详细叙述海盐从提取海水到最后成盐的整个生产过程的诗篇,特别每句诗后的小注,使人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当时制作海盐的方法和步骤,从而具有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23】。 享年九十五岁高龄的增城诗人、与其师陈白沙齐名的心学大师湛若水(1466-1560),亦赋《送黄小江佥宪进表毕还广州四首有序》诗,其小序云: 夫皎皎者形物,泯泯者没己。是故显而微之,幽而不可掩,正而不为矫,和而不为随。其小江予尝从事于斯矣。自吾知小江于阳明子,后为权奸所黜,不见者垂十年矣。振落词华,一归本实。按盐于广,拜表于朝,往来相与论订,余甚欢之,作诗言别。【24】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