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沃土到瘠壤:淮北经济史几个基本问题的再审视(12)
[113]朱懋澄:《劳工新村运动》,(上海)《东方杂志》第32卷第1号,1935年1月1 日发行,第(社)10页。 [114] Yuji Muramatsu,A Documentary Study of Chinese Landlordism in the Late Ch‘ing and the Early Republican Kiangnan,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d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Vol.29,No.3,March 1966,P.581. [115]参见马俊亚:《工业化与土布业:江苏近代农家经济结构的地区性演变》,《历史研究》2006年第3期。 [116]叶兰等纂修:乾隆《泗州志》卷九,中国地方志集成(30),第296页。 [117]吴昆田等总纂:《淮安府志》卷二“疆域”,光绪十年甲申刻本,第5页下-6页上、第6页上一下。 [118]吴昆田等总纂:《淮安府志》卷二“疆域”,光绪十年甲申刻本,第5页下-6页上、第6页上一下。 [119]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224页。 [120] Ta Chen,Population in Modern China,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6,P.58. [121]张謇:《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旨趣书》,《张謇全集》第4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30页。 [122] Jean Chesneaux,The Chinese Labor Movement,1919-1927,trans.by H.M.Wright,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P.53. [123]王炳华等口述:《徐州早期的机械工人》,《徐州文史资料》第13辑,徐州,1993年10月,第173页。 [124]赵耀煌整理:《徐州解放前的电力发展概况》,《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徐州,1986年11月,第2页。 [125]参见王炳华等口述:《徐州早期的机械工人》,《徐州文史资料》第13辑,第173、177、177页。 [126]参见王炳华等口述:《徐州早期的机械工人》,《徐州文史资料》第13辑,第173、177、177页。 [127]参见王炳华等口述:《徐州早期的机械工人》,《徐州文史资料》第13辑,第173、177、177页。 [128]参见王朴山:《回顾咸利元肥皂厂的经营》,《徐州文史资料》第7辑,第57页。 [129]参见李次山:《上海劳动状况》,《新青年》第7卷第6号,1920年5月1日。 [130] H.D.Lamson,The Effect of Industrialization upon Village Livelihood,Chinese Economic Journal,Vol.ix,No.4,October l931,P.1062,1031,1059. [131] H.D.Lamson,The Effect of Industrialization upon Village Livelihood,Chinese Economic Journal,Vol.ix,No.4,October l931,P.1062,1031,1059. [132] H.D.Lamson,The Effect of Industrialization upon Village Livelihood,Chinese Economic Journal,Vol.ix,No.4,October l931,P.1062,1031,1059. [133]参见李次山:《上海劳动状况》,《新青年》第7卷第6号,1920年5月1日。 [134]参见马俊亚:《近代淮北地主的势力与影响》。 [135]江善夫:《我的回忆》,《宿县文史资料》第1辑,宿县:1985年8月,第12页。 [136]冯和法编:《中国农村经济资料续编》上编,第6页。 [137]江苏省民政厅编:《江苏省各县概况一览》下册,第318、426、460、468、490页。 [138]赵如珩编:《江苏省鉴》下册,新中国建设学会,1935年,第190页。 [139]林则徐:《筹议约束漕船水手章程折》,中山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现代史教研组、研究室编:《林则徐集》奏稿上册,北京: 中华书局,1985年,第313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