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沃土到瘠壤:淮北经济史几个基本问题的再审视(4)
近代淮北与富农密切联系的雇工经营,被认为远较苏南普及。汪疑今写道: 在江苏许多地方,特别是淮北一带,小农们在富农经营里找到了雇工的工作,取得工资,以购买自己必需的工业品。另一些农民,特别江南一带小农則在资本主义的新家庭工业中,找得副业,以维持其小经营。[103] 从雇用劳动的表象来看,似乎是一个非常背谬的现象。江南在明清就以工商业发达著称,近代更是中国资本主义产业最集中、最发达的地区;而淮北的资本主义产业却寥若晨星。为什么江南的雇用劳动反而远逊于淮北呢? 明清以后,淮北农民素有“下江南”的习惯。许多农民,“游行各地,以待出雇”。[104]“良者往南佣工,黠者流为盗匪”。[105] 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后,江南有许多无主土地。1864年冬,南京等长江下游许多地区设立移民局,鼓励苏北农民向江南流动。[106]现代工业兴起后,江南人大都不愿从事农业生产。无锡人常说这样的话:“种田是阿末条路,只要有点办法,总勿会在家。”[107]江南地区居民不愿种田,但为苏北等地农民提供了从事农业工作的机会,这是苏北劳动力进一步流动的诱因。[108]据对江南租册的分析,有许多江北客民取代了以前的佃农。[109]据中国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在1926年的调查,“江南各地的雇农,小部分是本地人,大部分是江北人”。[110]据学者们1998年对南汇县果园镇庙港村的调查,发现这里原住居民“以苏北人居多,也有从其他外乡来的”。[111] 苏北人是上海最大的移民人口之一。到1949年,苏北人约占上海500万总人口的1/5。[112]1935年前后,“江北贫民,来沪谋食者,不下数十万人,大都充当最辛苦之劳动生涯”。[113]据调查:“江北地区后来成为上海、南京工业和城市各种企业非熟练劳动力的主要来源之一。”[114] 表面上看,淮北地区的雇用劳动者确实很多,这对把资本主义简单地视为雇用劳动的学者来说,很容易认为淮北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比江南地区发达。其实,这完全是误解。现代经济的发展,使江南农村居民已不再是传统的农民,他们不再依附于土地。而苏北地区的移民,尽管身在江南地区,但不论其技能上还是身份认同上,多仍是传统的农民。 与淮北等地的体力劳动较发达相比,江南地区的智力劳动显然更加发达。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织布业极一时之盛,苏北竟很少有织布之家。[115]地方政府在苏北地区曾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推广织布,聘请的技术人员和教务人员全部来自江南地区。 明朝时泗州知州汪应轸,“买桑植之,募江南女工教以蚕缫”。[116]在淮安府,乾隆年间,“山阳令金秉祚、知府赵酉皆尝劝谕土人以植桑、种棉、习纺织为务”。[117]聘请教师时,认为“纺纱织布,大江以南,惟松太二处、东乡一带居民,讲求至精……请于彼处选募谙练者二十名,到淮悉心教授,其辛力饭食,每名应给银二十两”。[118]道光年间周际华任兴化县令时,“设为纺局”,从丹徒、常州等聘请左尚桂等女子来兴教习,在陈公祠设局捐机床2架、纺车30架及棉花等物。凡到局学习的女童,“本县捐给饭食,先教之纺,后教之织”。[119] 到了近代,随着工业的发展,上海率先成为全国智力劳动者最为密集的中心,智力劳动者向苏北移动的现象非常明显。[120]苏北南通大生纱厂的创始人张謇写道:“我国之有纺织业也,缘欧人之设厂于上海始。欧人之始设厂,辄募我十数不识字之工人,供其指挥;久之此十数工人者,不能明其所以然,而粗知其所受指挥之当然。由是我之继营纺织厂,即募是十数工人者为耳目,而为之监视其工作者……强半从是十数工人而窃其绪余。”[121]1905年,张謇建设南通工程项目时,同样从宁波招收了大量的技术工人。[122] 徐州“南方帮”技术工人的始祖包东升,浙江宁波人,自幼在上海机械行业学钳工技术。到徐州后,为张勋修理武器和筹办电灯厂,并于1917年成为徐州电话公司的主要技术人员。[123]1914年,徐州首家电灯厂中,操作发电设备及安装线路的技术工人黄美茂,上海浦东人,原在上海闸北水电厂工作;徐仁根,宁波镇海人,自幼在上海学习机械技术。“黄美茂和徐仁根到徐州后,为了开展工作,又陆续在上海找到一些技术工人”。[124]徐仁根后在徐州电灯厂机器间任技术工长。1923年在徐州创办慎昌五金机器厂,为徐州第一家民营机械企业。[125]这家企业培养出许多技术骨干,如山东济宁拖拉机厂长章文灿,河南郑州柴油机总厂工程师曹景武,上海冶金矿山机械厂工程师栾品来,徐州风动工具厂工程师李连根,徐州农机厂工程师王炳华,徐州电力修造厂厂长赵创庆等。[126]南方帮人物王步礼除参与创建电灯厂外,还在徐州协助开办宏裕蛋厂。[127] 徐州最早的咸利元肥皂厂创办及技术人员人王朴山,原籍镇江。自幼在上海卜内门公司肥皂厂工作,对各种制皂技术非常熟练。[128] 就雇用劳动的发达程度而言,江南亦远胜淮北。上海附近的农村人口改变职业成为工业工人的现象非常突出。在上海纱厂中,甚至年老的妇女也可在粗纱间工作。[129]据调查,当时形成这样一种趋势:“工厂男工们,很少住在村中,因为他们搬出去居住,以靠近工作场所。他们留下父母在家看门种田。”[130]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