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契丹四楼源流说(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任爱君 参加讨论

《新五代史》称,阿保机"以所居横帐地名为姓,曰世里。世里,译者谓之耶律"。这里说的"横帐地",就是汗庭的所在,是可汗的领地,称"西楼"。这是阿保机建国的根本所在,故《资治通鉴》卷二七○载,李嗣源尝"胡语谓契丹曰:'汝无故犯我疆场,晋王命我将百万众直抵西楼,灭汝种族!'"细察李嗣源之语意,正与同书卷二四六载黠戛斯"詈回鹘曰:'汝运尽矣,我必取汝金帐!'"语意相同,"金帐者,回鹘可汗所居帐也"。可汗居止之处,自是一族兴亡的命脉所系。故西楼,不仅是阿保机居处的庭帐所在,还是统治力量的核心,即"大部落"的居地。这个"大部落"是不在八部之内的、由阿保机及其家族控制的私人部落集团,即称之为"横帐"的属部,是阿保机"诏皇族承遥辇氏九帐为第十帐"中"第十帐"的基本力量。史称,述律后尝语阿保机曰:"吾有西楼羊马之富,其乐不可胜穷也。"可见,西楼暨横帐地,确是阿保机斡鲁朵的核心内容。
    而龙化州地区,早在阿保机任夷离堇之时,就已成为他的投下州城,所以,阿保机即汗位后纳为斡鲁朵地也是极自然的事情。又据《辽史》卷九三《萧图玉传》记载:"窝鲁朵城,盖古所谓龙庭单于城也。"如是,则根据龙化州为契丹"始祖之龙庭"的记载,又为我们前述"楼"是"斡鲁朵"一词的省译多了一道注解,增强了印证的能力。又据冯永谦先生介绍,唐代契丹松漠都督府故址,也有一个大土台子,其形态为:"土台长达50米,夯土筑成,据当地群众讲土台原高在6米以上。"[34]其故址在今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乌兰苏木。而唐代营州都督许钦澹的"德政碑额"即出土于此。可见,唐契丹都督府地,即遥辇汗庭之所在,其卓帐习俗中也保留着"筑土为基"的习惯。所以,契丹四楼之"楼",也是自北朝唐代以来沿承不变的对斡鲁朵一词的习惯称呼。契丹四楼,即辽太祖任契丹可汗时的斡鲁朵。
    关于契丹四楼的卓放地点,在《辽史·地理志》中,已大致列出了其分布范围。
    西楼的卓放地,《地理志》称在祖州。但证之五代及宋人的记载,西楼的范围应包括临潢府地区在内。笔者认为,辽太祖夺取了契丹汗位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一面依契丹旧俗建立自己的"斡鲁朵"(又称"宫分"),以扩张势力;同时也积极图谋"化家为国"的具体行动。所以,当其始即汗位时,于苇甸之地,因金龊一箭而设置的"龙眉宫"[35],也绝非习见的土木建筑,它与阿保机初元二年(908年)受百官朝觐的"正殿"及"明王楼"等建置,均是类似于魏帝"行宫"的毡殿设施。而龙眉宫、明王楼又是西楼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辽史·太祖纪》,初元七年(913年)八月"乙卯,幸龙眉宫,……九月壬戌,上发自西楼"。据契丹语"宫曰斡鲁朵",龙眉宫即宫帐之称;而西楼则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这与鲜卑、回鹘以来将汗庭与"地分"习惯结合在一起是很吻合的。况且,祖州之设立乃是太祖死后的事情,它原本就包括在"横帐居地"范围内。故西楼的范围,起码包括了临潢府与祖州两地。又据《辽史》"建开皇殿于明王楼基"的记载[36],及龙眉宫的地望,可知辽太祖的西楼卓帐地,实际在临潢府一带,而非祖州。
    东楼卓放地,《辽史》称在龙化州。因为龙化州境有"始祖之龙庭",为契丹部落大会聚的地点,对契丹国家初期的影响很大,故辽太祖即皇帝位的典礼,在龙化州举行。史称,太祖"春月行帐多驻于此"[37];但宫帐的卓放地,却不在龙庭故址,更不在龙化州城内。穆宗时,割龙化州南境置降圣州,因太宗诞生于此,故州名降圣。而太宗降生之地,无疑为太祖与应天皇后卓帐之处。可见,辽太祖在其东楼之内,虽建有规模较大的汉城,但卓帐生活仍袭用毡帐而居的旧俗。
    宋、辽时人的记录,多言辽太祖的南楼在木叶山,而木叶山的地望,至今仍不能确指。《辽史》称,景宗乾享三年(981年)于南楼之地置永州,太祖后诸帝冬月行帐多驻此处之广平淀。或谓木叶山虽在永州境内,却不在二水合流间。笔者认为,南楼之地似乎也不止辽代永州一地,据《辽史·地理志三》载,武安州本"太祖俘汉民居木叶山下,因建城以迁之,号杏埚新城",后更名新州,统和八年改称武安州。这里的建城以迁之,似乎也在木叶山的附近。又据《辽史》卷五四《乐志》载"春放飞杏埚"时奏乐的规定来看,"放飞杏埚"已是辽代继承祖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春月放飞",是冬去春来之际可汗牙帐"春水秋山"活动的重要内容,意味着一年中转徙游牧生活的开端。所以,太祖南楼之地,也是包括了辽代武安州在内的。
    北楼的位置,欧阳修《新五代史》称在上京北三百里;而叶隆礼《契丹国志》较欧史又多出"后立唐州,今废为村"八字;《国语解》也承袭了唐州说。大约上述记录,都参考了赵志忠《虏廷杂记》的内容。惟唐州之地,今已失考。但契丹初期,以俘掠人户广建州城,以致州目混乱,在圣宗朝以前又是更废不一,确是事实。方之《辽史》,北楼之地当于庆州、怀州之地求之;从《地理志》记载来看,庆州乃"岩谷险峻"的秋畋场所,仅穆宗年间于此置黑河州,此前不见有徙置人口的记载。怀州,曾是太宗行帐的牧放场所,故死后归此。太祖晚年曾迁渤海人户于此,"会同中,掠燕蓟所俘亦置此"。按,会同为太宗年号,时间在938年至947年之间;而会同元年(938年),辽已得燕云十六州之地,无由再掠燕蓟之地。则此俘掠之燕、蓟人口,当在936年太宗助晋灭唐,尽俘赵德钧父子之时,而将其安置于怀州之地或是会同初年的事,或者因唐之人而置州故取名唐州。但怀州之地为辽帝行幸避暑之所,确是事实。因此,从契丹人冬夏转徙和太祖往来射猎四楼间的记载看,北楼即在庆州、怀州一带。80年代曾在怀州境内发现辽代大型祭殿遗址[38]和著名的"崇善"残碑[39],可以说,北楼卓放地极有可能在怀州境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