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谈谈陈云对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的思考(10)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党的文献》 朱佳木 参加讨论

搞活经济,可以说是陈云同志一直寻求的境界,是他主持财经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的目标。1983年,当时的中央书记处研究室要把他1956年6 月在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对一部分商品由统购包销改为推销和选购的那篇讲话收入一本即将出版的书中,征求他的意见。陈云同志表示同意,但要编辑部门在这篇讲话前加一个按语,说明:“采取‘选购’的办法,在当时由于可供的商品较少,还只是个设想,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目前许多商品的供应比较充裕,消费者有较多的选择余地。这样,对一部分商品逐步实行‘选购’就有了可能。”(注:《调查和研究》(1981年汇编本),1983年版,第9页。 )就在前面提到的与上海代表团的那次谈话中,陈云同志在高度评价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实行的搞活经济的政策后说:“现在百货商店里的东西多得很,‘卖方市场’正在变成‘买方市场’。群众把票子拿在手里,好的就买,不好的就不买。这么好的形势,很久以来没有见过。”(注:《陈云文选》第3卷,第320页。)在谈到外地一些轻纺企业学了上海的技术后,产品反过来进入上海市场,挤上海的产品一事时,陈云同志表示:“这是好事,不要用行政措施去阻挡,上海要接受这个挑战,迎上去和它们竞争。”(注:《陈云文选》第3卷,第319页。)他当时提出了两个竞争的办法,一是“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二是“搞小批量生产,增加花色品种,使产品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注:《陈云文选》第3卷,第319页。)在那次谈话中,他还指出:“我们有些地方是大少爷办企业,没有时间概念,没有利润概念。……搞经济工作,没有时间概念,没有利润概念,是不行的。”(注:《陈云文选》第3 卷,第319~320页。)可见,陈云同志提出要有“笼子”,并不是不要搞活经济,相反,是要把计划与市场都作为实现搞活经济的手段。
    关于陈云同志的这一思想,从他以往说过的话和写过的东西中也可以看得很清楚。例如,在1979年3月那份提纲中, 陈云同志写道:“在今后经济的调整和体制的改革中,实际上计划与市场这两种经济的比例的调整将占很大的比重。不一定计划经济部分愈增加,市场经济部分所占绝对数额就愈缩小,可能是都相应地增加。”(注:《陈云文选》第3卷,第247页。)在那份提纲发表之后,有一天他叫我去,说他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又有了新的考虑,写出一个提纲,并把稿子拿给我看。他说:“对这个问题,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看。历史上的生产从来是盲目的、‘无政府’的,直到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之后才有了计划。现在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都要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广要广到国外,深要深到每个人的劳动。实行岗位责任制,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就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深入到每个人劳动的体现。”他说,对这个问题他还要再想想,然后找人来谈谈。后来,他虽然没有专门就这个问题再找人谈过,但却提出过各方面都要大搞劳务出口;对外开放不仅要吸引外国人来投资,也可以到国外投资办厂;应该奖勤罚懒,对工作表现不好的,扣奖金不解决问题,还可以除名留用,发给最低的生活费等等意见。特别是在1982年12月那次谈话中,他将“笼子”的范围已经扩大到“跨国跨洲”。我认为,这些都可以看作是他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这一思想的具体化。
    既然陈云同志对于“笼子”的解释大到了“跨省跨地区”,甚至“跨国跨洲”,那他为什么还非说得有个“笼子”不可呢?这个“笼子”指什么?起什么作用?我理解,所谓“笼子”,就是人们常说的宏观控制。鸟要在笼子里飞,就是说经济搞活不能没有宏观控制。比如,党的十二大报告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意见,提出在到本世纪末的20年时间里,工农业总产值力争翻两番;又根据陈云同志的意见,提出为了实现20年的奋斗目标,在战略部署上要分两步走,前十年主要是打好基础,后十年要进入新的经济振兴时期。但会议开过不久,一些地方和部门就纷纷制定提前翻番的计划,出现了乱铺摊子的苗头。如果任其发展,国民经济各种重大比例关系肯定又会失调,经济想活也活不起来。试想,各地把产值高、利润高的钢厂、化工厂、电视机厂、啤酒厂等等建得很多,但电跟不上,铁路、公路、通讯跟不上,大家势必会挤来挤去,相互掣肘,谁也跑不起来。而且,这些企业今后一旦形成规模生产,很可能会出现产品过剩的问题。另外,对科学、教育不投资,也难以保证经济发展的后劲。所以,陈云同志在与上海代表团的谈话中指出:“急于求成,把本来应该放在后十年办的事也勉强拿到前十年来办,在‘六五’和‘七五’期间乱上基本建设项目,那么,经济又可能出现混乱,翻两番的任务反而有可能完不成。”(注:《陈云文选》第3卷,第318页。)他说,由中央适当集中一笔资金,加强能源、交通、运输和科学、教育等薄弱环节,保证重点项目的建设,这是大革命、大建设。“地方上的小革命、小建设也要搞,但必须以大革命、大建设为主,这也就是局部服从全局。”(注:《陈云文选》第3卷,第319页。)无疑,这些要求都是对经济建设的宏观控制,也可以说是“笼子”,但要实现搞活经济,没有这样的“笼子”是不行的。
    今天,计划在管理经济中的作用和过去不同了,但这不等于国家不要宏观调控了,放弃管理了。国家还有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还有各种产业政策,重大项目还要拿到发展计划委员会经过综合平衡后审批,这些不都是“笼子”吗?没有“笼子”,不合理的重复建设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另外,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法律、法规严格说起来也是“笼子”。没有任何制约,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偷税漏税、假冒伪劣、欺诈贿赂和走私贩私就会成风,就会有人把国有资产包括国有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化为己有,席卷而逃。那样,“鸟”是飞起来了,但却飞跑了,不是同样达不到搞活经济的目的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