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守疆圉》:李成林所在的黄梅县是冲、繁之地[8],又正值吴三桂欲起北上风声正紧,且麻城民变又近在咫尺,风声鹤戾。在此情况下,李成林"日则督饷备茭,夜则介马登陴。"着实忙了一阵,幸好乱不及县。 《修整城垣》:黄梅在当时是小县,经过战乱之后,县城"内外倒塌几尽",修整城垣的花费不是小数。向上申请,此战乱之际,决不会拨款;劝民乐输,民正在困苦之时,李成林乃自"捐赀买砖灰,雇夫役,渐次修筑"。这笔款项多少,李成林没有讲。从府志上看,没有记载其修城之事,知其这次修整的规模不大。 《捐造驿舍》:兵乱之时,百事待举,军书情报乃第一要事,若在本县内有所耽搁,其罪非轻。欲不误军机,先要保持驿道畅通。康熙曾晓谕道:"驿递关系军机,最属紧要,水陆两路,务须安置得宜"[9]。李成林也不例外地把整修驿站之事作为要务。为使驿道畅通快捷,他在孔垄镇添设腰站,先"捐俸买地基若干段,建立官舍,余则搭造马厂及堆积草料歇宿马夫之所";再捐赀修理旧有驿站,使之"规模可观"。 《严行保甲》:在动荡之时,加强保甲的机能是最有效的办法,在官多年的李成林当然也深明此理。当是时,"盗贼窜伏出没,奸民乘机窃发","西逆(吴三桂)变乱,窥伺复多",本县人心慌慌。在这种情况下,李成林严厉推行保甲制度。如此推行数年,李成林自称:"奸宄屏息,四境肃清"。 《设立墨皂》:书吏、皂快为奸,在明代已成为公认的弊病。在清代凡地方官均有佥充吏胥的权力,李成林认为"一纸发风火雷三号,纸到人来,可以杜到门惊呼,需索银钱酒食及播弄是非、打点衙门诸弊"。事实效果如何,现在难以考证,因这只是当官的一面之词。 《奖劝里排》:水旱兵灾,当官的苦,做百姓的更苦。若在此时再逼民赋役,难免他们"逃生走险"。李成林是聪明的地方官,深知此道,他用不多的钱,"设花红酒果,唤集排里矜民,敷陈大义,劳之劝之"。 《接送大兵》:李成林上任时,正值三蕃叛乱,清王朝征剿大兵源源不断地开赴前线,而黄梅是必经之地。在康熙十三至十五年,经由黄梅开赴前线八旗兵就有数十起,兵马数十万。大兵所经之地,地方官要保证兵马行进无阻,不费一番心思和精神,难免会遭到申叱苛责,弄不好还会遭到题参罢官。为此,李成林"呕心熬血"地筹划,"除粮单支应外,备办槽、铡、锅、桶、筐、掀、绳索等项",又为修浮桥征集"竹木板片,人夫口粮"。李成林称这些"为费不赀",虽没有交待费用从何而来,显然是动用库项。 《添设渡船》:在黄梅县清江镇有渡口,"本镇居民,蚁舟输送",甚是不便。李成林怕因此稽迟差报军书,便自己捐赀"添设渡船四只,雇募渡夫七名,尽夜输流接送,凡遇紧差到,即飞渡矣!"如此善举非但《大清一统志》未记其事,即便是在府县志亦未载,想是除公差之外,其他过渡人员要交纳一定费用。 《编定乡保》:一县的治理和赋役,全靠乡里,乡里之事又必责成于乡长里胥。李成林深知基层组织的重要性,分别把黄梅县所属的35镇绅士招集起来,让他们在本镇"公同推举平日行止无过,老成练达,允惬与情者十名,递年轮克;设立二印簿,注定姓名,编定年分,一在官,一付现当乡约之人。假如岁终,赵某役满,自投退状,便有钱某自投认状,执簿查对,合即准。" 《捐补驿马》:驿站在平时接送官差文书,均要用马。大凡"每站额马六十、七十不等,其廪粮工料,存留项下支销,而岁终随地丁奏报焉"[10]。黄梅县当时设有三驿站,额设马共220匹,本不为少。但因逢军兴,用马时多,大差一到,或需马六、七十匹,或百匹,或百二、三十匹不等。在这种情况下,李成林感到捉襟见肘,便"设法自备膘壮马百余匹,喂养在槽,以应大差。"然"军兴旁午,大差去来如织。往往前差未去,后差复到。"如此,人困马乏。马匹倒毙之事常见,李成林只好再行购买以足其数。五年间,"共买过马七百余匹"。这七百余匹均申报在案,然而"验准开销者,十止二三也。"不知那十之七八从什么地方开销?李成林多次在详文中喊苦叫冤,每冤必有买马事,可见他为此花费不小,且多次挪用库项。 《护送炮车》:一门铁炮,轻则千斤,重有数万斤者,平地运送尚人困马乏,黄梅县山多而路狭,其运送之难可想而知。李成林前后两次护送炮车,几乎动员全县的人力物力,倍尝修路、搭造浮梁、马匹应付、备办人夫牛驴、人畜枉死等五苦之后,不得不斗胆向上宪详请从水路运送,居然得到批准。李成林对此不无得意,认为:"是举也,不独梅民人庆更生,即江南宿松、潜山、太湖一带欢呼颂德,至今啧啧不休也"。 《接送御马》:御马的名目是从康熙十五年开始有的,是为了保证平定三藩的军马输送而设。黄梅县地当要冲,御马时时从此经过。据李成林统计,四年间,共有28393匹御马从黄梅县经过。御马属于军需品,谁敢耽误!然"接送之难,一苦于刍牧,再苦于赔累,三苦于费时失事,而更苦于人情之难调与东西兼顾之不及。"即使有千辛万苦,身为知县的也不能回避,只有"竖起脊梁,拼此身命为朝廷办公务"。 《救活饥民》:康熙十五年,黄梅县大饥,李成林申详上宪,得准动支积谷银两,买谷给散"。这确实是一善政。然官粮有限,饥民实多,难以周全。李成林对此深感不安,欲自捐一些,又苦囊中羞涩,"乃搜笥匣,得首饰若干,变银若干两,买米於孔垄、濯港二处开场煮粥,共救活过男妇老幼千有余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