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一九○六——一九○七年英俄关于西藏、波斯、阿富汗问题的谈判述要(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朱瀛泉 参加讨论

讨论波斯协定上路并非易事。尽管1906年9月, 双方就划分势力范围问题初步交换过意见,但一直没有正式的文字草约提出。1906年11月,尼可尔森向格雷建议英方可先搞一个序言性质的草约,明确划出英国势力范围线,俄方线空着,促使俄国表态。(32)12月3日英方草约提出,它包括一个序言,两项条款, 序言除声称“尊重波斯完整和独立、”“各国在波斯发展工、商业机会均等”外,还阐述了英俄缔约的“宗旨”:“英国政府和俄国政府确认,鉴于两国在地理方面和经济方面的理由,彼此对于在毗连或邻近俄国边界和毗连或邻近阿富汗与俾路支斯坦边界的波斯若干省份内维持和平的秩序,各有其特殊的利益。两国政府深为关切地方摩擦对他们与波斯以及他们互相之间的关系所造成的有害影响,迫切希望避免两国在上述波斯省份各自特殊利益受到干扰的一切原因。”第一款大意是英国不为自己或第三国国民在俄国势力范围线内谋取“政治或商业性质的租让权,”俄方线暂缺,第二款是俄方答允同样的承诺,英方线则被表述为:阿富汗边界一端--加昔克--比尔兼德--克尔曼--朋德尔·阿巴斯,这条线以东属于英国势力范围。(33)
    这条英方线包括了整个锡斯坦地区。这是英国坚定不移想得到的东西,尼可尔森曾谈到英方这条线作为势力范围的意图:“在谈判开始前,我特别希望解决的问题是,要在波斯规定预期中的英国范围。这个问题具有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重要性,主要影响印度就我对问题的理解而言,这就是必须使俄国允诺,她不再和波斯的这一特定地区有关,将其完全放弃给英国势力和企业。在我们看来,我们想规定下来的范围将能够保护印度的脆弱地位,避免其受到俄国的任何侵略。”(34)
    俄国军方认为失去锡斯坦会削弱它在波斯、阿富汗的战略地位,但伊兹伏尔斯基知道英国主意已定,决不肯松手,争也无用。反过来他想利用这一点获得高额补偿,在别的地方寻求英国更大的合作(指海峡问题,本文从略);另一方面,他尽量把俄方势力范围线的东端朝南压,靠近阿富汗西部边界,以防止在谈判中陷于被动。2月20日伊兹伏尔斯基提出俄方的对应草约。序言部分大致相同,对英方线的划法没有提出异议,关于俄方线是这样表述的:卡斯尔意锡林(土耳其边界附近)--伊斯法罕--亚兹德--卡克--库赫散(Kuhsan,阿富汗边界)(35)这条线以北属于俄国势力范围。此外,俄方草约还规定了双方答允将不在对方势力范围内谋取租让权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铁路、银行、电报、公路、运输、保险等项目。
    英国感到俄方线紧邻阿富汗西部边界,仍有威胁印度之虞,因此它力图使这条边界除了和锡斯坦接壤那部分在英国势力范围内而外,其余的部分都留在中立区内。格雷指示尼科尔森:“最重要的是要使那条边界(指阿富汗西部边界或称波、阿边界--作者注)不能留在俄国范围之内……因此,你应要求俄方线停在阿富汗边界最北端的佐勒菲尔卡处。”(36)尼可尔森在3月10 日向伊兹伏尔斯基递交的英方关于修正俄方草约的备忘录中提出了这一要求。他举出二条理由:(1)根据双方已确认的序言,特殊利益系指在毗连或邻近俄国边界的波斯省份,这当然不包括与俄国领土并无干系的波、阿边界地区,俄方线的东端落在这个地区是不适当的。(37)显然,英国已经在序言里就埋下了限制俄方线的伏笔。(2)英国不仅掌管阿富汗对外事务,而且根据1857年3月英波条约,英国有权调解波、阿边界纠纷。 如俄国势力范围靠近波阿边界,等于插进了一个新的第三方,这将使问题复杂化。英方振振有词,为了加强谈判中的地位,把整整半个世纪以前的侵略条约都搬了出来。
    与此同时,英方备忘录提出了两个势力范围之间的中立区的问题。英国先制造出一个德黑兰“飞地”问题,虚幌一枪,然后达到自己的目的,表现出英国外交狡黠的特性。尼可尔森对伊兹伏尔斯基谈到,德黑兰是首都和外国使馆所在地,俄国势力将因此而大增,“我国政府原本想建议把德黑兰作为一个在俄国范围内的中立的飞地,由于我们衷心希望达成一项友好协定,我们准备做出这个最重大的让步,但这必须要根据一项谅解,这项谅解就是,俄国答允在事先没有和英国商议的情况下,将不反对英国国民或第三国国民在波斯中立区得到任何租让权。”(38)伊兹伏尔斯基在德黑兰“飞地”问题上寸步不让,他说:“看不到德黑兰处于俄国范围内会大大改变现有的政治形势。”但在中立区问题上,他提出可以考虑接受英国要求的两个条件:(1)这种承诺将是双边的, 即英国也不反对俄国国民在中立区得到租让权。(2)协定中将不专门提及第三国,避免引起麻烦。(39)伊兹伏尔斯基实际上想在中立区保持某种自由,以反对第三国得到有损于俄国利益的租让权,他特别不愿条文为德国发展在波斯的势力作嫁衣裳。英国接受了俄国的条件,双方达成妥协。
    但是,俄国势力范围线仍悬在空中,没有落实,双方在关于这条线的东端走向问题上处于拉锯状态。海峡问题讨论以后,伊兹伏尔斯基在5 月份同意俄方线东端将在佐勒菲尔卡附近结束。(40)然而,在他6月5日的备忘录中,俄方线东端不是直接从卡克到佐勒菲尔卡附近的波斯东北角,而是在中间向南面拐了一个弯,把卡雷士(Karez)包括在内。(41)卡雷士靠近阿富汗边境, 俄方理由是这里设有卫生检疫站,防止流行性传染病进入俄国地区。英方则坚持要俄国势力范围和阿富汗西部边界脱离接触,仍咬住原来的理由不放。5月23日,尼可尔森用一份备忘录回答伊兹伏尔斯基,指出:“俄方线的表述应如下:从卡斯尔意锡林经伊斯法罕,亚兹德、卡克,在靠近俄国和阿富汗边界交叉处的波斯境内一个地点结束。”(42)7月8日,俄方备忘录仍在作靠近波、阿边界的努力。伊兹伏尔斯基一直把他的宝押到最后,俄方线在8月才脱离波、阿边界,结束了漫无边际的游荡。
    在讨论涉及到双方在对方势力范围内既有利益的问题时英俄照例是互通方便,沆瀣一气,对于两国势力范围内已有的租让权,双方答允予以维持,这句话写进了与中立区有关的那个条款。对于两国银行贷款以波斯税收来源作抵押一事,仍如以前一样,英国波斯帝国银行给波斯政府的借款,以法尔斯坦和波斯湾海关税收以及黑海波斯一侧海岸的渔业收入和邮政电报收入为抵押,俄国波斯贴现借贷银行给波斯政府的借款,以除法尔斯坦和波斯湾外的所有波斯海关税收为抵押。如果出现波斯政府不能按期偿付上述抵押款项时,双方答允预先进行友好协商,以便确定在对方势力范围内实行监督的办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