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阔视野、开拓思路,对戊戌维新作全方位剖析 王晓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今年是戊戌维新100周年。回顾反思百年戊戌维新研究史,感到有必要提倡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开拓思路,实事求是、发掘史料、探索创新,推动戊戌维新研究的深入发展。 戊戌维新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运动和爱国救亡、思想启蒙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和现代化进程上的重要一环,因此我们不能把它仅仅作为一个孤立的政治事件来研究,而应把它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改造系统工程来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剖析研究。 戊戌维新的发生、发展、成败、得失,涉及到社会的各种层面和要素,如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思想、文化、教育、科技,以至社会习俗、行为方式、思惟方法、文化心理、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联系、作用、矛盾、制约关系。正如恩格斯所说,历史“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因此应该对戊戌维新的各类要素、各种层面及其联系、作用,进行全面的透视和剖析。 有些角度和要素是过去论者较少涉及的。如关于戊戌维新的时机问题,当时中国究竟有没有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而走上近代化道路的机会和可能性呢?又如戊戌维新的社会承受力问题也值得研究。变法改革关系到各阶级、阶层、集团的权力、利益的再分配。改革措施能否为社会承受,除了直接利益利害关系外,还涉及到文化传统、思惟方式、心理定势等因素。戊戌维新遭到巨大阻力,一方面反映中国守旧势力与传统影响之强大,另方面也表明晚清中国社会各阶层对改革的承受能力较脆弱,心理适应性较差。另外维新派政策策略的失误,也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过去论者大多强调戊戌维新失败的客观原因,即顽固保守势力的强大和破坏,同时又批评维新派的软弱。可是往往忽略了维新志士和光绪皇帝主观上急于求成以及在舆论宣传、纲领策略、争取同盟者等等方面的许多重大策略错误。而变法的失误又往往与维新改革领导者、执行者的素质、能力、品质以至性格、心理有很大关系。如戊戌维新的领导人物基本上是一批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的书生,他们大多饱读诗书,忧国忧民,学问渊博,具有政治热情抱负,却缺少谋略和政治经验及才干。因此也有必要对维新派和光绪皇帝的政策策略失误和个人素质因素进行深入探讨。 从戊戌维新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角度,除了以往注意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风俗等层面的改革外,还应探讨戊戌维新如何进行中国第一次现代化的社会动员和启动了人和社会建构方式的现代化工程。在对湖南、北京、上海、广东等重点地区的研究基础上,还应注意到一些内地和边远省份是否也曾吹到了改革之风。在戊戌维新人物研究中,除了康梁谭严及其他维新派、帝党、后党主要代表人物外,还应发掘史料,剖析各种类型各种身份,那些不太著名的人物甚至于普通老百姓的活动、思想和心态,从中也可以感受到戊戌维新的时代脉搏和社会风貌。 总之,只有扩大视野、开拓思路,对戊戌维新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剖析研究,才可能比较全面地把握戊戌维新的全貌和实质,并给予实事求是的分析评价,科学地总结其历史经验教训,获得对现实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