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明代的文武关系及其演变(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网 陈宝良 参加讨论

更为甚者,至明代末年,即使吴淞总兵官这样的地方武职大吏,也必须受到松江府理刑推官的节制,这是因为吴淞总兵的“贤否册”亦即考察权,完全掌握在推官的手中(22)。武将地位的衰微,最终导致武将不肯用命,明朝随之倾覆。此实亦在情理之中。
    崇文黜武之制一旦形成,那么,文武之间的交际体统随之发生变化。明代中期以后,即使大将、副将之职,亦均须兵部差遣。换言之,总兵、副总兵职位,不再依靠战功,而是凭借袭荫。按照制度的规定,这些武官为了继承祖荫,不得不与兵部、兵科的文官打交道,其间不免出现一些自贬身份的“卑污手本”。如大将、副将上给兵部、兵科官员的手本,尚且讲究身份者,则自称“门下小的”;若是自贬身份者,更是动辄自称“门下走狗”。至于守备、把总以下,给兵部书办送礼,在礼帖中则用细字写上“沐恩晚生”(23)。
    清初学者黄宗羲在总结明代军事制度时,对此亦多有揭示。根据他的记载可知,位至大帅的武将,在干谒文臣之时,即使品级悬绝,亦必须身穿戎服,左手握刀,右属弓矢,“帕首袴靴,趋入庭拜”。至于其上给文臣的门状,则自称“走狗”。告退之后,甚至还与文臣的仆隶叙齿(24)。黄宗羲的说法决非空穴来风,而是可以找到很多事例加以印证。如明代中期以后,知府、知县与总兵相见,都可以抗礼,拜帖仅用“侍生”,公文则用“移会”。与参将、游击将军以下交往,大抵亦是如此。更有甚者,贡生、监生、生员与武弁往来,即使是总兵,亦只是投“侍教生”的名帖,轻易不用“晚生”帖子。降而下之,与参将、游击相见,则更不待言(25)。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如此,承平日久,地方军卫的武官更是一蹶不振。卫所指挥前去拜见知府,必称“恩堂”,不敢抗礼(26)。
    明末人宋懋澄借助一位颇有智慧的山僧之口,道出了当时的崇文黜武之风:“武与文异。人之畏文也众,故缙绅之于释老,威少杀焉;若武,则人慢之矣。彼视可以行威者无如僧,吾故俟其威之未张而先致敬焉,非故谄也。”诚哉斯言!这位山僧的一番话,确实道出了实情。因为缙绅文人平日里受到了世人的尊重,所以他们在与释老之徒打交道时,不妨优雅地显示自己的平等待人,在僧道面前不再作威作福。而武人则正好相反,他们平日里就得不到世人的尊敬,所以在遇到僧道时,就难免会抖擞自己的精神,摆起自己的架子。这种崇文黜武的风气,其结果正如宋懋澄所言:“以彼文武如是之异,而国家欲藉武士为干城,其可得乎?夫无事贱之如牛马,有事望其捐生,一何待之薄而责之厚乎?”(27)此论堪称一语中的。
    武学在明代的困境,大抵与当时的崇文黜武之风若合符节。在明代,惟有京城设有武学,在地方府、州、县,并未设有武学。凡是出应武科乡试之人,尽管称之为“武生”,其实不过是一些学业粗疏、负材矜气之子弟而已;或者原属军籍而学书不就之人,就改为学习武经、弓马,中式则为武举,不中则依然齐民,并无“武生员”之称。至崇祯之末才下诏,让府、州、县考取武生员,并入学宫,令督学官考校。然而积习轻武,假若是有志之人,根本不屑应试,学臣亦视为具文,有无多寡,不拘定额(28)。
    (三)明季武将之跋扈
    崇文黜武之风形成之后,难得武将之效。明季兵兴,有人上奏,声称“今日不重武臣,故武功不立。”云云。于是,崇祯皇帝专任大帅,不再受文臣节制。不到二三年,武臣拥众自重,“与贼相望,同事虏略”(29)。崇祯皇帝重武之效,不过如此。
    南明鲁监国时,华夏上奏有云:“臣思昔日文强武弱,迄今武强而文不肯弱,遂相持起衅。”(30)这大抵反映了自明末以来文武关系的另一种转向。
    揆诸明季史事,确乎武将拥兵自重,飞扬跋扈。此可以左良玉、刘泽清为例加以进一步的剖析。
    就左良玉来说,下面两件事情,已经可以证明他完全是拥兵自重,甚至敢于不听诏令。在崇祯朝时,先是陕西总督的塘报,称左良玉兵驻武昌,“贼船过汉阳,为左兵追杀,复退”。为此,崇祯帝密遣太监“赍金币往营谕之”。不久,湖广巡按御史的奏疏上达,称左良玉并无“追杀有功情状”。内阁大学士吴甡专门上一揭帖,称:“左镇坐视承、襄陷,退避湖南,方怀疑惧,今复遣内臣往,若追杀虚报,疑惧愈甚,乞暂停遣,俟察实命兵部差官照常赏赍未晚也。”揭上之后,崇祯帝的批示却云:“左良玉之退,亦由地方官不为措给粮饷,朕故加意激劝,留此一枝劲兵,助先生徂征半臂耳。中使已发,不及停矣。”(31)正因崇祯帝过分倚重武将,才对左良玉如此“宽假”,最终导致他更加跋扈。至南明福王登极,南都诏书下达湖广,左良玉自承天返回,驻兵汉阳,意不可测,甚至未举行颁读诏书的仪式。为此,巡抚何腾蛟前往汉阳,以剑自随,道:“社稷之安危在此,若不开读,此身有付三尺耳。”所幸者,当时左良玉私置正纪卢鼎力争,认为应当拜接诏书,且对良玉说:“方今四镇合心,同戴新君,若拥兵而下,能保必胜乎?不胜,无乃身家两亡乎?”良玉时已耄老,不得不说:“是固当拜耶。”随之,举行拜诏之仪(32)。从左良玉“私置正纪”一职,到他敢于不拜接诏书,明季武将之跋扈,已是达到极致。
    刘泽清显然是另外一个武将飞扬跋扈的典型个案。刘泽清因山东“剿寇功”,得到了太监的滥叙,为公论所讥。兵科给事中韩如愈上疏纠之。后如愈奉差督饷,行至山东,在道中为泽清麾下杨国柱所害。当时泽清还想谋害御史蒋拱宸,“以不值免”(33)。正如都御史刘宗周所言:“本朝受命三百年来,未有武臣参文臣者,尤未有武臣无故而欲杀宪臣者,且未有武臣在外而辄操庙堂短长,使士大夫尽出其门者,有之,皆自泽清始,一时纪纲法度,荡然尽矣。”(34)刘宗周此言实是有感而发,因当时刘泽清正上疏参劾宗周。至于“士大夫尽出其门”云云,也有史事可以证实。如弘光朝时,王铎入阁以后,替刘泽清作序,“呼其母为老伯母”,这并不能简单地将此视为王铎为人谦和,而是一种“失体”之举(3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