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清中后期地方亏空与钱粮蠲缓研究(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安徽史学》 李光伟 参加讨论

3.查抄无抵,追赔不力
    清廷虽制定了详细的查抄以及分赔追缴规定,但弥补亏空的效果并不明显。清查亏空时,有的官员捏报已故亏空之员家产尽绝。如道光六年(1826),直隶总督那彦成奏已故庄咏在沧州任内亏欠银3300余两,经庄诩呈报家产尽绝。其实庄咏及其嗣子拥有宅田1.3万余亩,生息字号10余处(75)。有的官员将亏缺责任完全推卸于已故、已革之员。如道光十年(1830),御史王玮庆奏州县交代,“即或参劾,皆系病休、降革之员。查抄、监追多属无着,仍于帑项无补”。道光帝认为:“一省如此,各省可知。”(76)光绪十年,张廷燎指出各省所参亏短钱粮州县,多为已革、已故之员,“其于现任人员据实弹劾者,实属寥寥。岂从前漫无见闻,直待其人之已革已故而始行觉察耶?”官员们“含糊纠参,而查抄监追,不过捏报家产尽绝,敷衍了事”(77)。更有甚者如光绪十三年户部所奏:已革、已故官员的家属“拚一查抄之名,将库款有意席捲,假作亏空”,上司曲为弥缝,“往往亏空者不即参劾,而参劾者多已故、已革之员。迨至查抄,万不抵一,甚且以查无其人公然登诸奏牍,而国帑竟归无着。”(78)
    亏缺银或变抵不及时归款,或高价作抵。如道光三年,直隶清查交代续亏案内册报物品作抵银75万余两,议令尽快变价归款,至道光六年,仍未催提呈报(79)。道光十四年,御史蔡赓飏奏州县查出亏空,“不肯分厘交出,或立空头借契搪塞一时,或将无用什物昂价作抵。限期已迫,接任人员不得不隐忍结报,其实公项仍归无着。”(80)
    还有的亏缺银系官员承追不力。如道光七年(1827),御史姜梅奏:“应追一切款项除专案勒追外,俱核计银数多寡,予限半年至十余年不等。近来完缴者甚属寥寥,总由承追衙门不肯按限严追,以致久视为固然”,“本任不缴,诿诸分赔;上司本身不缴,诿诸代赔;子孙有官者以廉俸扣抵塞责;目前无官者以家产呈明,希图豁免。”(81)道光二十一年,户部奏:甘肃抚彝厅通判何贵孚亏挪银4万余两被革职,限5年完缴,逾限不完,监追查封。甘肃省奉旨后并不严追;山东省于该员回籍后,定限已逾,亦未查封,对于其家产,未严追入官(82)。道光二十四年上谕:“各直省积欠案内地丁正杂银两及应追、应扣、应估变等款迭经降旨严催,而各该省完报者仍属无多。”(83)
    以上情形在清末仍十分普遍。光绪二十三年(1897),戴恩溥奏州县亏空数额较大者,“闻风远飏,及奉旨查抄时,寓所衣物往往有仅估价十金或十余金者。原籍则银钱辎重早先期寄顿藏匿,而地方官每曲意徇庇,转以家产尽绝,率为具结”。若本员已故,由家属代为完缴者,“地方官尤多视为泛常,含混结报,以致款项终归无着,督抚亦无可如何”。亏缺官员“任所、寓所有无隐寄赀财,诡秘伎俩或能掩人耳目。至本籍之有无田产,是否宦囊置买,则同乡无人不知。乃地方官竟敢扶同徇隐,实属朋比为奸”,各省“此等风气愈趋愈下,牢不可破”(84)。
    4.调署频繁,责任缺失
    频繁调动特别是实缺未到任,上司派员暂时署理的做法,在清中后期吏治腐败的社会环境中更流弊无穷。道光五年(1825),御史黄德濂奏请禁止无故改委州县:“近来州县出缺,实缺人员未经到任,上司委员署理,甫署简缺,旋调繁缺,更替无常,弊端百出。该州县既未熟悉地方情形,又以缺非己有,罔知顾惜。词讼则纳贿受赇,催科则多方朘削,甚至交代之际,书役乘机舞弊索诈,于吏治大有关系。”(85)此后,频繁调署之风相沿未改。
    光绪元年,彭玉麟奏:“近来各省风气,往往因候补人员拥挤,轮署州县,而实缺转少。从此官常愈坏,百姓之受祸愈酷。”他将官员署任生动地比喻为租赁房屋:“官员之署事,譬之住屋之租赁。自家住宅,稍有破坏,急急补治,责无旁贷故也。若借屋暂居,明知非我知屋,不特不加修葺,甚至任意糟蹋,拆屋作薪。久之辗转租赁,势必至栋析榱崩而后已。今之委署人员,大率类是。”(86)无独有偶,光绪二十九年(1903)上谕亦将官员更替太繁比喻为“传舍”:“近来各省州县真能尽心民事者殆不多得,或由瞻徇情面,用非其人;或由更替太繁,视同传舍,皆足为地方之害。”(87)频繁调署降低了官员勤政爱民的责任心,是导致吏治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地方亏空莫不与此密切相关。
    5.捐输泛滥,吏治败坏
    清中后期,由于中央财政紧绌,开捐例筹款的次数较前为多,官吏流品愈杂、吏治日坏,引发恶性循环。咸丰十一年,冯桂芬说:“近十年来,捐途多而吏治益坏,吏治坏而世变益亟,世变亟而度支益蹙,度支蹙而捐途益多,是以乱召乱之道也。居今日而论治,诚以停止捐输为第一义。”(88)同光时期,因救荒经费短缺,为筹集赈款,清廷开始捐卖实官。“丁戊奇荒”后,赈捐从山西推广至直隶等十省(89)。当官职成为可以买卖的商品,捐输者任职后必大肆谋取私利,加剧官场黑暗与政治腐败。
    光绪二年,张规准奏:“近年以来捐输太滥,保举太多,州县系亲民之官,所关非浅。流品日杂,难保无刻剥小民贪酷任性之端。即如亏空之案,甫经查办,新款又有亏缺。”(90)光绪七年(1881),李肇锡指出自咸同筹措军费以来,官员流品芜杂已达极点,尤其是捐输之州县官,对地方吏治影响最大。这些人员可分为两类:一是极其富足者捐官后,“无损于毫末,第以仕途为光宠而已,而豪奢成习。幸处脂膏,则肆其挥霍。不幸而缺分稍瘠,势必至于亏帑剥民。”二是竭蹶集资者捐官后,“往往日暮途穷,视一官为取偿之计,一旦履任,计母取盈,不充其囊橐而不止。纵或终以墨败,而宽典可邀,亦仅降调耳褫职耳。厚资坐拥,曾不失为富民。”(91)
    光绪中后期,捐项繁多,皆准奖励实官,并许移奖亲族;各省候补人员,“道府多至千余人”。光绪二十二年(1896),陈兆文详尽阐述了捐官泛滥与侵亏钱粮的密切联系。他指出捐官者能力有限,难以胜任:“州县为亲民之官,即读书数十年,尚恐不能周知民隐。今则持银数千两,不数月即可履实任,而谓其能胜任愉快,臣不敢信也。道府有表率之责,即如部院人员,历练数十年尚有才力竭蹶者,今则持银数千两,遂能委差署缺,而谓其能无惭厥职,臣不敢信也”;捐官者多为钻营、牟利之辈,“草茅之士,被以章服之荣,其始尚觊慕虚名,其继乃姻缘为利。而市井纨绔之辈,或鬻卖田产,或借贷亲友,家非素封,人思躁进,一旦得志,无不肆其掊克之谋,以为取偿之计”;他们上亏国帑,下朘民生,“今日之捐输,非惟无补于军糈,实则暗亏夫国帑……彼以官为贸易者,往往因本求利。每署一缺,补一官,只计出产之肥瘠,而地方之利病,生民之休戚,不遑顾问。故钱粮所入,略一侵吞,已逾原捐之数。即令严察重究,而所侵之款已归无着”(92)。同时期的汤寿潜也指出开捐例后筹款不见增,钱粮反更多亏缺:“始缘度支之不足而何(开)捐例,继反缘开捐例而度支愈形不足。明朘民膏,暗亏国计,享微利而蒙大害,流品之杂,名器之滥,犹弊之浅而易见者也。”(93)
    以上导致清廷治理亏空失效的原因并非分立,而是叠合交织地发生作用。亏空已成清代财政肌体上不可救治的痼疾顽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