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清中后期地方亏空与钱粮蠲缓研究(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安徽史学》 李光伟 参加讨论

咸丰二年(1852)上谕:各省积欠数额均已奏到,“惟河南省至今尚未造报,屡经该(户)部咨催,仍以调验册串为词,任意稽延,且恐有以完作欠,希图弥缝隐混情弊”(121)。河南是否值此普免积欠之际弥缝亏空呢?次年,太平军由安徽舒城攻至庐州,情形紧急,饷需刻不容缓。清廷令英桂于河南先行筹拨银五六万两解皖。英桂奏司库无款可筹。户部盘点河南财政收支:地丁耗羡正杂款项每年约征银400万两,除开销外,尚应征存银100余万两,“纵各属偏灾停缓,不能一律征齐,而节年带征之款,其数应足相抵。即谓被贼之处未便追呼,其未经扰及州县,岂容概从宽缓”,加以“文武各官核减养廉,以济军饷,该省自夏季至今,亦可提扣银十余万两”。对于英桂所奏库存不足2万两,户部认为:“若无亏挪情弊,断不竭蹶至此。”(122)河南道光二十至三十年积欠数额直至咸丰八年正月方查明呈报(123),此时已距清廷下诏普免积欠长达八年之久。
    河南不及时呈报积欠数额的情形并非上述一例。同治元年,清廷普免咸丰一至九年积欠。二年后,户部奏:“河南省应豁各案至今尚未具奏,且查咸丰九年以前奏销案内,节年应题之件已有一百三十余件之多,皆因该省应豁银两未经奏报,不能与吏部会议,以致应题之案愈积愈多。”上谕指出:“该省奉旨数年之久尚未办理,即谓调验勾稽有需时日,亦不应如此迟滞,更难保无不肖州县重复征收,吏胥从中积压等弊。”(124)次年,河南奏到应免积欠数额(125),距下诏普免积欠四年之久。同治十一年(1872),清廷普免咸丰十年至同治六年积欠。河南于光绪二年底呈报积欠数额(126),距下诏普免积欠四年多。光绪元年,清廷普免同治七至十年积欠。河南于光绪五年呈报积欠数额(127),距下诏普免积欠五年多。光绪十年,清廷普免同治十一年至光绪五年积欠。迟至光绪十七年,河南奏到积欠数额(128),距下诏普免积欠长达近七年。
    河南捏歉托缓中饱钱粮,以完作欠弥缝亏空的伎俩,在光绪三年(1877)即为御史孔宪瑴揭破:“豫省官吏,其于地丁正赋,任意亏空,又恐报解不济,上司诘责,则平时预先捏灾求缓,将已征钱粮,私饱囊橐。交代不结,拖延岁时。一遇恩诏下颁,则在任之官,竟敢私改征册。去任之官与后任之官通同作弊,捏官征为民欠,照例请免。以朝廷特沛之恩,而转为不肖州县消弭亏空之地。”(129)孔宪瑴所奏并非风闻虚言。翁同龢在该年七月七日的日记中记述:“河南吏治之坏,大率亏空多,全熟之年报荒必居三分之一,征多报少,州县持为当款。”(130)光绪十年,御史张廷燎奏河南州县通过“报例灾”、“吃缓征”等方式侵蚀钱粮,而且“勾通书差,改换征册,结交藩署户吏,舞弊分肥,辗转相因。惟冀遇恩豁免,并其侵蚀之跡亦皆消归无有”(131)。
    河南如此,他省亦如是。如咸丰二年,户部称江苏省:“历年报灾,将上年熟田未完,混入次年缓征。有初参而无二参。年年递缓,一遇覃恩,全数蠲免。趋避愈巧,短绌愈多。况熟田民无不完之理,即偶有蒂欠,何至豁免数百巨万?侵挪情弊显然。”(132)咸丰九年(1859),桂良等针对江苏亏空指出:“州县之亏空多以腾挪借垫为辞……或以偿其逋负,或以供其糜费,且有交代之时做为亏空,辗转相承,愈积愈巨。上司不敢过问,转为设法弥补,官欠作为民欠。”(133)次年,山东巡抚文煜参奏署范县知县彭锡龄应征咸丰九年正耗银、咸丰十年上忙正耗银,分厘未解。蠲缓钱粮册结亦不造送,显有亏挪侵蚀情弊(134)。咸丰十一年,谭廷襄奏:“山东省吏治废弛,往往借口灾缓,诿卸催科不力处分,并可影射侵渔。”上谕指出:“各直省州县,积弊相沿,鲜不藉蠲缓钱粮垫办军需为蒙混侵吞地步。山东一省如此,他省可知。”(135)同年,户部奏江西咸丰六至九年应征与蠲缓钱粮,多次奏催,未有造报,历次届限时以军务藉词展缓搪塞。咸丰十年上忙钱粮又以蠲缓未能勘定,咨户部展限,并未专折奏报(136)。
    蠲缓钱粮延迟,极易为官吏侵蚀钱粮留有余地。光绪元年,清廷下诏普免积欠后,陈彝奏蠲免宜妥筹办理:“州县以完作欠,积习相沿,致有免官不免民之谣。应如何设法厘剔,勿令猾吏藉为洗清亏空之具,此则尤在部臣疆臣悉心经理也。”(137)地方官之所以将已完钱粮捏作未完,“无非希冀他日恩诏豁免,以遂其侵吞之私”。钱粮开征时,官吏不按簿监收,州县不将民欠数额公示。道府因收州县馈送,亦不调查串根、红簿。州县甚至还私造征册。虽然征收钱粮例有考成,但处分可以抵消,“不过报捐数百金,即降调数级,毫无妨碍,而盈千累万之民欠实已婪入贪橐”;州县一面造送奏销,一面奏请豁免,“永无带征未完之处分,亦可自便其私图”(138)。
    由于历时久远、文牍山积、官非一任,且官僚系统上下袒护、改换册报,以完作欠十分隐蔽,外间难得其详。据刘秉璋第三子刘声木记载:“各省州县交代册籍,向例存于府署,不肖县令因缘为奸,每将已征未解钱粮,混入民欠项下,新旧两令对分,旧令约得十分之七。本府太守,每年例有州县陋规,素来代为隐瞒,以示恩惠。非久任府厅州县者,不能知也。先文庄公(刘秉璋)官赣省时,已略有所闻,屡次访问,从无以实情告者。”(139)光绪前期,清廷在普免积欠时亦注重清查官亏与民欠。刘秉璋的做法取得一定成效。
    光绪十年,刘秉璋任浙江巡抚,为杜绝州县隐匿钱粮,制定章程,“浙省州县征收钱粮,往往有征多解少,存留属之弊。及至交代之际,前后任通同隐匿,辄以滥款列抵,辗转递交,无所底止。一旦仰蒙恩旨蠲免钱粮,则概归民欠请豁。年分既远,无可究诘。是贪劣之员既已朦混于前,复得幸免于后,揆诸事理,实为可恨。亟应设法严防,以杜其弊。……现拟章程亦(六)条,责成该管道府就近如法稽查,实力奉行”(140)。虽然章程的六条具体内容不得而知,但确有“豁免案内稽查民欠”一条。光绪十一年,刘秉璋奏:“豁免钱粮系指实欠在民而言,其中有已完在官而为州县挪用之款不在应豁之列。无如浙省积习相沿,每多挪移牵混。交代案内皆以滥款列抵,前后任私相授受,任意加增,日积月累,为数甚巨。所谓抵款者,无非考试经费、办差修署诸色名目,当时似乎有着,其实皆例不准销,意欲混入民欠以冀豁免,实为库储一大漏厄。”(141)经其整顿,“查出州县已征未解钱粮混入民欠者,仅浙江一省,已多至五十七万三千余两,尽力严追,仅追出十九万九千余两”(142),清出近三分之一。
    光绪十一年,御史熊景钊从邸报中看到刘秉璋的做法后,深表赞同。他指陈各省普遍存在以完作欠、官亏混入民欠之弊:“近年以来,贪猾不肖州县往往征多报少,任意侵挪。迨新旧交代之时,辄将侵挪之数列款滥抵,并将征存未解混入民欠项下希图豁免。朘边氓有限之脂膏,饱贪吏无穷之欲壑。欠粮之名归于民,免粮之实归于官,积习相沿,各省一辙。”奏请豁免积欠应效仿浙江所定章程办理(143)。
    尽管浙江清亏的经验足资借鉴,且清廷谕令各省效仿,但是否同收其效,主要取决于地方官能否实心任事。光绪十一年,户部复核福建同治十一年至光绪五年民欠:送部册造60余州县,交代案内已到30余处。交代册内所列各年民欠数与送到册籍核对,地丁项下除仙游等7州县欠数相符外,其余较交代案内多造银10920余两。耗羡项下除龙溪等4县欠数相符外,其余多造银6170余两。户部认为:“民欠钱粮历年均有带征,是现在请豁之数较之当日原欠之数理应逐年递减,今反比原欠之数有加,其造册之不实不尽已可概见。……有案可稽者相较既已浮多,其无案可稽者所造更难凭信。”(14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