⑦ 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4~15页。 ⑧ 《吕氏春秋》卷十六《乐成》,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90页。 ⑨ 王弼:《老子注》,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3页。 ⑩ 孙诒让:《墨子间诂》,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54页。 (11)(13) 《国语》,上海书店1987年版,第206、78页。 (12) 《春秋左传正义》,阮元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76页。 (14) 《吕氏春秋》,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33页。 (15)(16) 《国语》,第81、83页。 (17) 戴望:《管子校正》,第121页。 (18) 本章所引楚简文均见《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有的改为现行通用字,未尽者从原简隶定。 (19) 《春秋左传正义》,第2110页。 (20) 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05页。 (21) 王先谦:《荀子集解》,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67页。 (22) 《春秋左传正义》“哀公十五年“条,第2175页。 (23) 《吕氏春秋》,第185页。 (24)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10页。 (25) 第32号简:“不以所死于其州者之居处名族至(致)命”。见《包山楚墓》,第351页。 (26)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36页。本文所引秦简均采自该书。 (27) 张金光:《秦制研究》第6章第2节、第5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28) 焦循:《孟子正义》,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65页。 (29) 金鹗:《求古录·礼说》,山东大学馆藏光绪年间刻本,刻者不详。 (30) 《毛诗正义》,第609页。 (31) 《尚书正义》,阮元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55页。 (32)(33) 焦循:《孟子正义》,第64~65、206~207页。 (34) 黄怀信等:《逸周书彙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31页。按,引文已据善本或参以他注本重加隶定,未尽从黄氏底本,下同。 (35)(37) 《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21、5页。 (36) 徐彦:《春秋公羊传注疏》“宣公十五年”何休注。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287页。 (38) 《汉书·晁错传》,第2288~2289页。 (39)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481页。 (4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居延汉简甲乙编》(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54页。 (41) 详见张金光:《秦制研究》第4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