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有关汉代边防的法律(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李方 参加讨论

四、有关烽燧的法律规定
    烽燧是我国古代边防的重要制度,从公元前781年周幽王施烽鼓,至1911年清朝灭亡,在中国行用了大约二千六百余年。春秋战国之交,墨翟在《墨子》一书中用6篇论述防御问题,其中《杂守篇》、《号令篇》等将烽燧作为一种最有效的报警手段给予详细介绍。至周秦时期,烽燧制度已初具雏形,而两汉时期,烽燧制度已臻于完善。敦煌、居延出土了汉代《塞上烽火品约册》等等,详细记载了汉朝的烽燧制度。《二年律令》中也有一条有关烽燧的记载。《兴律》:
    守燧乏之,及见寇失不燔燧,燔燧而次燧弗私(和),皆罚金四两。(四○五)(34)
    这条法律规定,守卫烽燧的人员缺乏或懈怠,发现敌情不举烽燔燧,或看到信号后守烽燧者不依次发出信号,都要罚金四两。烽燧的主要作用是侦伺观察敌情,利用烽火信号及时传递军事警报,有情况而不发布信息,是谓失职,所以要受处罚。《二年律令》中有关烽燧的法律虽然不多,但仍然丰富了我们对两汉烽燧制度法律规定的认识。
    五、有关邮亭驿传制度的法律
    邮亭驿传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边防制度和设施。因为烽火虽然可以传递军事情报,但只能表达敌人进退、来者多少等简单信息,而不能传达较详细、复杂的情报。复杂详细的情报还需要邮亭驿传来完成。我国秦代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邮传通信系统,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已发现《行书律》,知秦代已以法律条文的形式保证通信过程的安全和迅速。“秦代《行书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通信法。”(35)张家山《二年律令》中亦有《行书律》(6条),除此以外,还有《传食律》(4条),及《徭律》、《金布律》、《置吏律》、《均输律》等至少6个律种都有与邮亭驿传相关的内容。由于相关内容较多而篇幅有限,这里仅举其要。
    汉朝因汉律久佚,学者们曾推测考证“邮传法令可能收在《厩律》中”。(36)但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行书律》的发现,证明西汉不仅有《行书律》,而且仍然是邮亭驿传通信的主要法律。仅举《行书律》第1条为例:
    一邮十二室。长安广邮廿四室,敬(警)事邮十八室。有物故、去,辄代者有其田宅。有息,户毋减。令邮人行制书、急(二六五)书,复,勿令为它事。畏害及近边不可置邮者,令门亭卒、捕盗行之。北地、上、陇西,卅里一邮;地险陕不可邮者,(二六六)得进退就便处。邮各具席,设井磨。吏有县官事而无仆者,邮为炊;有仆者,叚(假)器,皆给水浆。(二六七)(37)
    这条律文有三处与边防直接相关:一是“警事邮”,警事邮一般设在边疆地区和战略要地,用以“传递紧急的军情报告。此类文书因是甚严,传送者须以最快速度送出,又称‘奔命书’”。(38)其规模比一般邮大(下设十八家,一般一邮下设十二家),但比首都长安广邮规模小(广邮下设二十四家)。二是靠近边境及危险地区不能设置邮传者,由士卒执行传递文书情报的任务。(39)三是在北地、陇西等北部、西部边疆地区,设邮间隔可以灵活处理,正常情况下30里置一邮,地险狭窄之处可以多或少于30里“就便”设置。
    《传食律》是规定驿传邮亭提供饭食范围的法律,它规定对有的乘传者可以提供传食,有的不能提供传食,乘传者的等级身份和工作情况不同,所提供的传食内容和分量亦不同,违者将治罪。仅举两条为例:
    发传□□□□,度其行不能至者□□□□□长官皆不得释新成。使非有事,及当释驾新成也,毋得以传食焉(二二九)而以平贾(价)责钱。非当发传所也,毋敢发传食焉。为传过员,及私使人而敢为食传者,皆坐食臧(赃)为盗。(二三○)(40)
    丞相、御史及诸二千石官使人,若遣吏、新为官及属尉、佐以上征若迁徙者,及军吏、县道有尤急(二三二)言变事,皆得为传食。车大夫粺米半斗,参食,从者米,皆给草具。车大夫酱四分升一,盐及从者人各廿二分升一。(二三三)食马如律,禾之比乘传者马……(二三四)
    上引第1条主要是限制传食的法律规定。这条律文有缺,大意是,某些长官(前缺,不详具体所指)不能乘用新调教好的马匹,无公务及乘用新调教好的马匹者,不能享用传食,应以平价收其食钱。非发自驿站者,不得提供传食。提供传食超过份额,或为私人提供传食者,都将以食赃为盗罪论处。
    第2条主要是提供传食的法律规定。这条律文规定,丞相、御史、诸二千石官使者,新上任官及其属员、归休的官吏,以及传递紧急军事情报的官吏等可以享受传食,根据这些人的身份等级和工作情况,享用稗米、酱、盐及马料草具不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