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汉代的流言与讹言(7)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吕宗力 参加讨论

(五)如何消解流言、讹言的负面影响
    人类历史是流言、讹言充斥的历史,人类社会是流言、讹言充斥的社会。前面说过,当社会洋溢焦虑、恐惧、无助、危机感时,流言、讹言可以协助人群宣泄情绪、解释处境、“合理”想像,满足其心理需求。当不同集团、阶层、群体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流言、讹言有探测舆情、宣示诉求、引导舆论甚至形成集体解决方案的功能。吊诡的是,它们的表达形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传统政治伦理的规范来衡量,颇具阴暗、暧昧、鬼祟、负面的色彩;它们的破坏性往往大于建设性。如何淡化、化解乃至消弭流言、讹言、妖言等信息对个人、社会、政治的负面影响,便成为政治思想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严刑峻罚之外,中国传统政治智慧采用的消解流言、讹言影响的心理策略,首先就是抢占伦理的战略制高点,例如妖魔化流言为“与管蔡同罪”,以讹言与妖言、诽谤同罚。关于这一点,前面已作讨论,在此不赘。
    其次是抢占智识制高点的策略,即所谓“谣言止于智者”,居高临下地蔑视、贬低这类信息,以及相信、传播这些信息的人,令相信、传播流言、讹言者不证自明地成为愚者。谁不想当愚者,当皇帝穿上只有智者才能见到的“新衣”招摇上朝时,你就必须跟随其他智者,同声赞颂新衣之新奇可异,即使你所见到的只是裸裎袒裼。
    《礼记·儒行》称许儒者之特立独行,可做到“流言不极。”孔颖达解释儒者不问流言所出的原因,说是因为他们“识虑深远,闻之则解”。这种说法与“谣言止于智者”同出一辙。认为流言、讹言止于智者,是假定这类言论充溢虚假、增饰、荒诞、不合理的信息,因此只要具备智慧,善用常识,深思熟虑,反复推理,即可轻易戳破虚幻。
    《吕氏春秋·察传》有关传闻的讨论,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辟谣理论之典型论述:“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这些论述强调以常情、常识、常理,慎思推理,逐一分辨得自传闻的信息,从而揭穿以讹传讹的谣传,如著名的“夔一足”、“丁氏穿井得一人”案例。这些传统智慧闪烁着合理主义的光彩,至今仍被一些人视为对抗谣传的不二法门。可是,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狗似人之类以讹传讹传播模式,只适用于人们对非重要信息的被动传播,或见于闭门实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广泛流传的流言、讹言,往往经过传播者的主动选择,传播过程中的种种增益、删减、润饰,通常不会歪曲、改变其本质诉求和目标。再说,我们日常获得的信息十之八九得自传闻,逐一分辨检验的可行性有多高?
    以“智者”的常情、常识、常理作为推定、检验传闻的主要标准,其实也相当主观。王充对先奏经传、诸子、史籍的观察结论,是审慎似圣人,贤妙如诸子,万世不易若经艺,仍可能言过其实。《论衡》所批评的大量虚妄、错谬,皆属汉代智者的常情、常识、常理。王充的论点虽然偏激,却也不是全然无理取闹。
    “谣言止于智者”说的最大问题,在于它是英雄欺人之谈。在信息占有极不对称的传统社会,不少讹言特别是流言的始作俑者、推波助澜者,本身就是“智者”。运用流言、讹言为政治斗争武器的不少也是智者。占有信息最完整、辟谣最力的官府,则往往最热衷于隐瞒信息、收藏真相。在信息制造、传播链上居于劣势的弱势群体如果完全拒绝传闻类信息,他们又该从何处获知他们的处境、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用什么方式宣泄他们的情绪、宣示他们的诉求呢?
    第三种策略则是采取低调、回避式的态度,即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不追谣,不辟谣,等待流言、讹言自动淡出历史舞台。
    这一低调策略符合古典儒家的对流言类信息的信念。《尚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既然无从或未经稽考之言“勿听”,流言自然“不极”,“不问所从出也”。不听、不极、不问,流言传闻终会自动消失,而自己耳不闻为静,正常思维、工作也不会受其干扰。所以孔夫子认为,“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注:《论语·阳货》。)。
    与“流言、讹言止于智者”相比,“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战略有一长处,即保持耐性,留待时间作证。除了少数例子(注:有些具普遍意义的流言、讹言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终演变成神话、传奇甚至集体历史记忆。),流言、讹言的共同短处之一,是时效较短。在成帝初即位的大水讹言事件中,朝廷、百姓都乱了方寸,左将军王商独持异见,坚称那是讹言,认为一动不如一静。“有顷,长安中稍定,问之,果讹言。”(注:《汉书·王商传》。)东汉安帝永初元年(107),“民讹言相惊,弃捐旧居,老弱相携,穷困道路。”安帝敕司隶校尉、冀并二州刺史,“其各敕所部长吏,躬亲晓喻。若欲归本郡,在所为封长檄;不欲,勿强。”(注:《后汉书·安帝纪》。)此亦运用“见怪不怪”策略之一例。
    然而这种策略也有其局限性。“见怪不怪”,有时其怪未必自败。应劭《风俗通义》载有多种汉代俗神信仰,皆因误会、误传、戏语而起,却愈传愈盛,越演越烈,非至始作俑者出面说明,戳穿虚幻,其俗信不能自灭。民间信仰乃至历史记忆中此类事例不胜枚举。至若流言、讹言一旦传开,即始作俑者也无法操控,岂能自败?正如王充所担心的,圣贤之人只管“不治名,害至不免辟,形章墨短,掩匿白长,不理身冤,不弭流言,受垢取毁,不求洁完”,以致“恶见而善不彰,行缺而迹不显”;邪伪之徒却“治身以巧俗,修诈以偶众”,而“世不见短,故共称之;将不闻恶,故显用之。”“世俗之所谓贤洁者,未必非恶;所谓邪污者,未必非善也”(注:《论衡·累害篇》。),怪不自败,真相又从何得知呢?
    即如前述王商因应“大水讹言”的策略,有其成功之处。民人一时相惊,或为讹传,官方则见怪不怪,以不变应万变,讹言自然破局。但如果政局持续不稳,生活和社会环境持续恶化,民众的焦虑、恐惧心理就无法以“智者”之不惑来消解,这类流言、讹言的预警及象征意义就不会过时,类似事件也会接踵而来。最后流言、讹言成为谶言,悔之晚矣!
    西汉成帝世,外戚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王凤弄权用事,朝廷侧目。京兆尹王章上封事劾之,反被诬大逆罪,死于诏狱。众庶冤之,以讥朝廷,有流言之起。其亲信杜钦欲救其过,说王凤曰:“钦愚以为宜因章事举直言极谏,并见郎从官展尽其意,加于往前,以明示四方,使天下咸知主上圣明,不以言罪下也。若此,则流言消释,疑惑着明。”(注:《汉书·杜钦传》。)这种策略可称作“釜底抽薪”,治标亦治本,割除可能引发流言、讹言的病灶。如果当时的统治者真能视流言、讹言为社会疾病的征兆、民众不满情绪的折射,认真分析诊断,全面调理体质,预防重于治疗,虽不能令流言、讹言绝迹,却可使其对国家、社会、民众的负面影响和破坏性降低到可以承受的程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